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长庆二中质量提升工程自查自评报告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474 发布时间:2013-12-11

长庆二中质量提升工程自查自评报告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三年来,长庆二中认真执行石油普教中心《质量提升工程方案》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紧密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千方百计为质量提升创造条件。近年来,学校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断探索提升质量的方法与途径,抓住关键,双管齐下,在教师素质提高和学生学习品质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除扎实认真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外,坚持以《长庆二中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细则》为指引,以推进新课改做为全面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创新、大胆实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习惯,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就我校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中一些新的做法和成效简要汇报如下:

一、激情晨读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校学习氛围。

为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提高英语、语文等学科教学质量,学校在2011年引进了“李阳疯狂英语”学习方法,实行“晨读晚默、周清月考”制度,不断完善模式、坚持强化训练,领会方法精髓,制定考核评价制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专注、合作的优良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经过两年多实践与探索,全校学生在英语、语文学习方面发生了可喜变化。

一是学生学习习惯有了较大转变。通过坚持每天集体大声诵读,学生的精气神、自信心极大提升;分班、分小组诵读与评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领读员经过培训和每天领读,提高了自身英语、语文水平,责任心也明显加强;全体学生通过诵读、默写的方式,不但复习巩固了每天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重、难点知识,而且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在这种有教师监控的、有一定时间保证的环境中,学生有了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训练强度,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使优生更优,后进生有进步,中间学生有提升,无形中在课外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是要以自己的主动学习为基础的,这正是我们新课改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

二是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很大改观。每天早晨7:30,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学生们整齐、充满激情的读书声;在楼道里,在操场上,在花园边,处处都能看到学生们排列整齐,手捧书本,认真专注,用心诵读的身影,这已成为长庆二中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浓厚的学习氛围已经在全校形成。

     二、大课间行为艺术活动彰显了校园勃勃生机。

长庆二中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体育、艺术2+1活动要求,以体育为载体,融艺术教育、行为教育与之中,引导学生崇尚体育艺术精神,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大课间行为艺术训练活动。编排了一套遵循人体机能变化规律,面向全体,以全身心运动为主,既注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更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的培养与塑造,集体育、德育、美育为一体,运动负荷适中,节奏明快,富有激情活力,可操作性强的活动程序及方案。坚持每天上午两节课后,全校师生准时参加活动,全过程五部分内容八个环节紧凑连贯,各任务内容的时间节点和动作转换由不同节奏的音乐变换来引导,各部分内容特点鲜明,简单易行,易于推广。这种艺术性训练,不但锻炼了学生身体,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人生态度。通过跑(包括两个集合环节、集体列队跑步、)有效提高了学生心肺机能,培养学生团结进取的集体精神;通过站(集合站队、军姿训练)培养学生自控力和良好的身体姿态,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广播操的练习,可充分锻炼学生上下肢力量、增强灵敏度和协调性,培养节奏感和姿态美;通过大幅度摆臂走,锻炼学生上肢力量和肩带柔韧,培养其自控力、自信阳光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此项活动实施一年多来,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操场上整齐划一的队形、高亢的口号声、优美和谐的队形变化令人震撼,给校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重要的是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较前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体质测试达标率较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在石油普教中心和未央区组织的阳光体育展示与推进活动中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此项目在参加陕西省“阳光体育活动”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目前,此项活动已逐步在本地区兄弟学校得以推广。

三、校内实践活动为提升学生素质搭建了广阔平台。

长庆二中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依托校内自我服务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能锻炼、意志磨练、能力培养、情操陶冶融于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延伸课堂,为学生搭建“实践、体验、感悟、创新”的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内自我服务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能力,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拓展知识,锻炼意志,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该校将校内实践活动与学生修满学时、认定学分结合起来,制定详尽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提高了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并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后劲不足等问题。校内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常规卫生清理、自行车摆放、门迎值日、校广播电台播音、学校重大活动安全秩序执勤与服务、班级事务管理、参加每周一升国旗仪仗队、社区服务等,重点是做好班级事务管理,因人因事设岗,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一年多来,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学校出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学生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加强,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为更好实施新课改、培养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四、学习小组建设保证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学生学习小组建设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长庆二中目前推行的“五环节”导学模式教学落实的焦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以,加强学生学习小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该校建立了学生学习小组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各年级各班均成立了学习小组和管理评价小组,教研室对班主任及管理评价小组成员进行了体验式培训,年级组指定了富有责任心,能力强的指导老师,对学习小组进行培训和指导。现在各年级学习管理评价小组,每周对本年级的学习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在校园年级公布栏内进行通报;每月年级组对优秀的学习小组和管理评价小组进行表彰;学校每学期对优秀的学习小组和管理评价小组进行表彰奖励。系列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同时在新课改中该校高度重视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先后两次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班级学习小组文化建设专项评比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学习小组名称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

五、新课改扎实推进成为促使质量提升的有力抓手。

自中心推行新课改以来,长庆二中高度重视,分步有序实施,全力聚焦高效课堂构建,实行了以《导学案》导学和“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为标志的课堂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一是坚持制度引领。深入研究,反复调研,重新制定了《长庆二中深化课改实施方案》及《长庆二中课堂评价(试行)标准》,开展年级组教师课改达标验收和课改新秀培养与评选活动;二是认真学习《石油普教中心2013年课改深化年活动实施意见》,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三是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研修学习和外出培训学习,提高其适应新课改的能力;四是召开系列研讨活动,不断推进课改工作。召开骨干教师及五六级岗位教师课改研讨会,召开了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部门主任参加的课改深化研讨会,明确了年级组和教研组的任务。为了进一步掌握课改状况,推进深化课改工作,学校对各年级的课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与指导,促使改进存在的问题;五是重视学科组教研工作开展。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进行专题研讨,开展各种公开课,同课异构课研讨交流活动,促使教学环节优化,完善细化高效课堂结构;六是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新课改的研究与深化工作。强调小型化、针对性、实用性原则,做到人人有参与、个个有收获、总体有突破的工作要求;七是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明确了各级“名师”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与所承担的相应任务,最大限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六、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与不足。

提升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主要体现因素。三年来,长庆二中从长远谋划,力争走出恶性循环的不归之路,紧紧围绕质量提升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总体取到了较好成绩。一是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有较大进步;二是非毕业年级学生成绩逐年有提高,高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逐年有新进展;三是20112012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分别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5个百分点和9.6个百分点,高中部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突破,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但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中考综合上线率未实现质量目标,也为我们走上良性循化发展之路敲响了警钟。目前,学校将采取强有力措施,着力解决质量发展不平衡问题,正在利用全面推行新课改的良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长庆二中的发展后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稳中求进。

总之,质量提升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相信,在中心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中心《质量提升工程方案》为指导,坚定不移的推行新课改工作,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长庆二中对学校未来发展充满着希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探索,持之以恒的坚持课改,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