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738 发布时间:2013-03-15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  周颖娟

 

我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五个方面去做:一是通过导学案的编写与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来培养;二是在学生的课堂探究、讨论中培养;三是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来培养;四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小组建设来培养;五是通过良好的班风建设来培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以下三方面是较成熟的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预习案的设计与完成,重点突出两个环节。一是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体系,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一种整体的思维模式和综合思维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形成这一能力,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从高一开始着重进行框题知识体系构建能力的培养;高二进行以单元知识体系构建的能力培养为重;高三复习则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知识构建能力。构建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学生可自由选择:可选择提纲式,也可选择数字表达式,以后逐步提高要求,达到提纲式的简约、精炼。现在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已基本上达到这一能力的要求。

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仅从知识方面来说,因预习不够认真而造成的基础知识的遗漏,就成为他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遗忘而把握不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还有每一节课的难点问题等,都是能让学生产生质疑的地方。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首先信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创新。其次,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即要求学生不仅要“敢”质疑,而且要“会”质疑。引导学生少提简单的问题、少提识记类问题;多提一些知识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有利于拓展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容易混淆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问题。可采取先模仿,后创新的方法:模仿老师的质疑方法、模仿习题中的设问方式、模仿课程资源中的问题设置法,最终能形成具有学科特点和学生自己特色的质疑方法,这样质疑的逻辑性会越来越强。

二、课堂讨论、探究的重点是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质疑有以下特点:从学生个体角度看,由不会提问——提基础性的问题——提出有探讨价值的综合性问题;从学生整体情况看,一个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提的问题简单,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在课堂讨论、探究中,我们根本就无需把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为了小组的整体利益,小组中学科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必然会主动的帮助解决其他小组成员的问题,这样的讨论、探究,既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可以防止课堂中的“冷场”,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

三、课堂展示的重点是小组讨论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新课改实行之初,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的是导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是文科的探究题的书写量特别大,一节课没有充裕的时间,学生根本展示不完;二是展示的同学有事可干,没有展示的全班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出现了坐等的尴尬场面;三是探究题是老师设置的,仍然是老师意志的体现,这种漠视学生自主精神的展示,大部分学生根本不感兴趣,使课堂展示流于形式。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展示课堂讨论中各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恰恰是每一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这种把“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的展示,特别能调动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在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节内容时,有一组的同学展示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华文化的萌芽、诞生、发展、成熟、扩展,近代的衰微及新时期的复兴和创造的条件。”问题一开始提出时,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能读懂得的。对这样一个语句不通顺,又带有复合性质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整理:从这个问题中,你能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几个阶段?学生一经提示,马上意识到有四个阶段。我接着继续引导:我们可不可以按四个阶段来认识一下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2、对中华文化我们如何继承、发展和创新?3、近代中华文化是如何衰微的?4、新时期我们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问题被一一破解,既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而且学生对本节的教学内容逻辑结构有了更明确的把握。

除此之外,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重要,如何让学生持之不懈地坚持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多媒体进行及时反馈,效果是最好的。

因为学生按时完成预习案,总会期待教师给予及时、公正、肯定的评价,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对每一次的学生预习作出及时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完成预习案,先批阅学科组长的,再指导学科组长批阅小组成员的导学案,把学科组长和各小组的预习结果制作成PPT,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课前展示点评。具体操作如下:

XX班自主预习情况反馈

小组

组长

预习案

小组预习案完成情况

小组平均分

1

李XX

4

预习案全组交齐,+2

3.9

2

王XX

3.8

预习案全组交齐,+2

3.7

3

龚XX

3.5

预习案缺一人(请假)

3.7

4

赵XX

4

预习案交齐,有一人未提问-1

3.5

按学生的实际和需要进行的教改模式,在实践中已经显示了很大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给学生以切实地引导、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的能力会不断增强。实际上。我常常被学生的快速进步所激动,所激励,不敢有所懈怠。相信学生吧,把应该归还学生的还给学生。

以上几点课改经验,仍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不足之处,还望教育专家和各位老师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