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088 发布时间:2012-06-06
康俊杰
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质是转变教与学的行为,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模式,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在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在学生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学生问题表现
从前一段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来看,我们重视了对教师的培训,但学生对课改的目的和意义不了解,不理解。长期形成的学习观念没有改变,长期养成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没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一变,学生无所适从,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
导学案规定的预习任务完不成或完成的质量不高,导致课堂合作探究无法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小组学习开展不起来,小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不会阅读,不知圈、点、批注,不善背诵记忆,不懂归纳总结,阅读抓不住重点,收不到效果;不会讨论,不会沟通,不会交流。一管就死,一活就乱,导致课堂吵成一片,乱成一团,效率低下,教学任务完不成;没有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有的走过场,搞形式,有的甚至脱离合作探究的要求,聊天,开小差;课堂展示羞羞答答,站立弯腰驼背,回答问题声音低小,含糊不清,书写动作缓慢,字迹潦草。凡此种种,给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再给家长误传误导,引起家长的误解和恐慌,认为“老师不讲课了”“老师轻松了”“学生耽误了”,给课改增加了许多的压力和阻力。
二、学生问题探源
由于受长期形成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讲听”模式的影响,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的角色定位。背着书包来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听课”,课堂上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听课”,专心也好,分心也罢,听多少算多少,至于懂了多少,会了多少,记了多少,都无从考量,全凭个人的自觉性。
这种“讲听”模式,过度强化了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责任,淡化了学生的地位、作用和责任。教与学的关系被扭曲,学生“学”的任务被教师的“讲”替代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严重降低,学习过程被简单化,学习积极性被弱化,学生的作用被淡化,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被忽视,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被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被泯灭。
客观的分析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在课改一开始对学生的培训不够,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方法指导,导致学生对课改的目的和意义不理解,过程不会做,方法不习惯,要求不适应。这种情况从另一方面说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学生的种种的“不会”和不适应,是在过去长期的“讲听”模式下熏陶形成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合作学习的习惯。这种被动教育是造成学生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今天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所在。
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就是要纠正这种扭曲了教学关系,确立新的教学关系。教师要变“演员”为“导演”,学生要变“观众”为“演员”。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教师是策划者,指导者,支持者,帮助者。这种角色转换可谓一场“课堂革命”,讲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不习惯、不适应、不会做的实际难题。都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度过许多难关。
三、学生问题对策
为了更加有效的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除了抓好教师的培训之外,还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培训。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任务。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意义、实质和内容,主动适应课堂角色的转换,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教学活动。
再次,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导学案、正确预习的方法,小组学习的原则,合作探究的要领,课堂展示的流程。逐步形成导学案引领、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的规范,并养成习惯。
当然,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要提高导学案的质量,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学生的组织和调动能力,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营造激情课堂、高效课堂的氛围。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靠的是教师策划指导作用、引领示范作用、组织掌控作用的发挥。
原来学生是课堂的仆人,现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要培养起学生的主人意识,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同时还要教会他当主人的方法,提高他当主人的能力。这既是当前困扰我们课改深入的症结所在,也是我们深化课改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上一篇:从“时间不够用”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