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中昌乐二中跟进式培训教师建议汇总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995 发布时间:2012-06-06
【编者语】参加昌乐二中跟进式培训后,中心各校结合校情学情,认真反思研讨课堂教学,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六十六中老师的这些思考与认识,对于我们目前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六十六中昌乐二中跟进式培训教师建议汇总
六十六中教研室
经过两天培训,老师们收获颇丰。解决了很多疑难困惑。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实践,以书面方式向学校提交了很好的建议。教研室认真阅读了老师的建议,并归纳如下,供学校有关部门与全体老师参考。
一、关于学习小组建设――培训组长 课前用功
1.培养一个好的学习小组,首先要培训一个好的学科组长。在整个小组中,学科组长是纲,纲举目张,学科组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又相当于助教,所以在学科组长的培训上要花大力气。
2.课前培训学科小组长,以增加他统领全组学习的能力。学校应辟出专门的预习课,各科做好合理调配,有固定时间进行学科小组长培训。
3.教师要将每一节课,每一次预习,每一个展示的内容具体化,课前通过培训,帮助学科小组长达到学习目标,从而使其能在合作学习中处于引领地位。
4. 设置正副两个学科小组长,每人承包两个组员,明确每位组员的职责,通过培训,使学科组长将课堂学习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人人有任务在身,人人有事可做,培训通过交流的方式,促使组员之间建立家庭式的成员关系。
5.对小组长的培训不只是学习内容培训,更重要的是引领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程序、调动小组组员积极性的培训。
6. 定位准确是小组建设卓有成效的基础,各组情况有差异,对小组长的培训要考虑组间个体差异。
二、关于导学案编制――契合学情 抓好落实
1.导学案要力求内容精练,注重基础,降低难度,突出“导学”特征,简练且可操作,严把“高效”关口,努力做到课课有所得,一题一重点。
2. 要实事求是地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使导学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控性,问题的设置要有可研究性和激励性。
3.导学案的编制始终围绕着以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索为中心,提出重点问题,细致的设计突破重点的环节,大胆取舍枝节问题。
4.减少学生的重复劳动,能在课本上勾划批注的尽量不在导学案上撰写,减少预习题量和探究题难度。
5. 导学案编制要降低容量和难度,各科需很好的协调,确保导学案的完成。
6.导学案要各科力争有统一规范模式及操作要求。导学案的评价、纠正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
7.加强学生导学案的完成监督,确保学生按时,有效完成,确保学生的预习做到位。年级组要考虑协调增加自习课节数。
三、关于三力建设―― 自主管理 鼓励竞争
1.重点加强“三力”中的班级自我管理的教育与培训,培养班级得力的行政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常务班长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学习班长在班级风气中营造中的作用,发挥纪检班长在班级管理中的监督促进作用。
2.放手小组管理,要大力培养行政组长如何组织组内成员积极主动参与管理、配合管理,培养一种积极向上,敢于竞争,乐于竞争的团队精神。
3.加强小组竞争意识,改进评价机制,促进激励合作;增加组员活动机会,给不同层次组员创造展现的次数;班委会成员与小组长建立密切关系。
4.努力营造家庭式的亲情关系,拉近师生距离,大胆锻炼行政小组、学习小组、学科小组的领头人,及时评价。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5.改进评价机制,激励进步,鼓励组员合作学习,公平竞争。
四、关于班级文化――序列推进 营造精神
1.班级文化建设能很好的促进班级奋斗目标及班级努力措施的形成,还是加油鼓劲的阵地,应该很好的利用文化建设的措施,促进同学的自我成长,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热爱集体的观念。增强凝聚力,改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让家庭式的亲情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始终给力。
2.要加强以班级品质和班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亲情式学习氛围。以班级集体活动、班级墙报为载体,促进班级学风的良性发展。从小组到集体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以班委组委团委为核心,开展树班风,浓学风为内容的多种活动。
3.形成序列化的班级文化发展方案;以班委及小组长为核心形成策划与实施团队;加强实施中的评价机制。
上一篇:培训学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