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校园文化:抓养成 促成长 构建和谐有序校园文化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805 发布时间:2012-05-10

 

抓养成 促成长 构建和谐有序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有人文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它是一所学校长期传承下来的思想观、价值观、思维习惯、人文传统、制度建设等精神素质和校园各项物质建设素质的总和。多年来,陕西石油普教中心礼泉分校始终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该校通过完善各年级的养成细则,以实施“正面倡导、典型引导、思想教导、行为督导”的导管养成教育策略,抓住当前学生养成教育中突出的薄弱环节,以每月一个主题活动为平台,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社会实践、观看优秀影视片等多种有效途径,在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该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逐渐形成了以“抓养成、促成长,构建和谐、有序校园文化”氛围。它体现了学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校也被评为省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一、完善各年级好习惯细则,抓养成、促成长,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标准来要求与训练他们。为此,20113月初,该校根据在过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与暴露出的问题,由德育处牵头,重新修定完善了各年级的好习惯细则。新《细则》由良好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卫生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合作交往习惯、公民基本素养习惯六部分组成。

在讨论制定各年级细节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每个年级细则的制定都是根据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量身制定而成。为了让学校好习惯细则形成一个从1年级到9年级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完整体系,在修订细则时,该校将9个年级分成3个学段,首先完成了低段各年级细节的制定,然后在它们的基础上又依次完成了高段和初中部各年级细则的制定。为了让各年级好习惯细则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全体班主任与行政人员参与了讨论、修订过程,这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避免了“一言堂”,体现了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

养成教育的目的在于固化学生的行为,只有通过反复不断的训练,才能使良好的行为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表现。为了落实好学校制定的各年级好习惯细则,更好的固化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该校还通过制定班级公约,与学生签订养成好习惯任务书,家校联手固化学生好习惯联系卡,好习惯跟踪问卷调查,红领巾监督岗等方式,了解、督促各年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工作的落实。如今该校学生基本养成了:上课前备什么、课堂中干什么、下课后想什么、回家后做什么、见到师长问什么……等良好习惯,逐渐形成了“有序”的生活与学习方式。

    二、以实施“正面倡导、典型引导、思想教导、行为督导”的导管养成教育策略,促好习惯形成。

    1、正面倡导。学校将《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细化为《学生一日常规》,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科学,尽量不提禁止做什么、不让做什么。如每天早晨学生一进校,除当天值日生外,其他学生不进教室即在校园里进行晨读。这样做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再如抓学生文明语言习惯,堵不如疏,与其禁止学生说脏话,不如倡导学生使用“你好!”“您好!”“谢谢!”“对不起”等十四字文明语言。为此,学校每天在校门口都安排了红领巾监督岗,由值勤学生主动向进入校园的师生问好,久而久之,使用文明语言问好的学生多了,说脏话的同学少了,良好的文明语言之风也就形成了。

   2、 典型引导。该校以每学期的 “拾金不昧好少年”和每周的班级之星、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为载体,积极发现树立先进典范,利用典型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中树正气、立标准。近二年来,学校共树立各种先进典型人物104人,这种充分挖掘学生闪光点的激励机制对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思想教导。养成教育不可缺失思想教育,学校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好班会、夕会,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和指导,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对错。对犯错的同学多一份教育,少一份惩处。但针对学生一些常见的不良行为,学校细化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中公民素养、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三维评价中,老师、家长、同学会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给他打出合理的分数,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有效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行为督导。学生养成教育要落在实处,必须加强督导工作。该校主要实行了教师值周制和小学红领巾监督岗、初中自主管理值周班长二级督导检查机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检查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每天由德育处汇总后及时通报校园发生的好人好事,以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学生的表现还纳入班主任考核体系中。如今,通过师生来共同督查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引导学生改正不良行为等一系列监督、引导措施,有效强化了学生养成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力度,把养成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建立长效机制,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1、抓住薄弱环节,突出每月主题。学校根据国家每年的重要活动、以及所在社区职工的工作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每月都针对性的制定了一个主题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载体,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渗透到三维一体的德育育人体系中,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的途径。如元月为勤俭节约月(这主要针对野外工作的家长回来后,往往会给学生许多零用钱);2月矿区安全小卫士月;3月为文明礼貌月;4月为法治宣传月;5月为才艺展示月;6月为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月;7月为安全月;8月为矿区环保小卫士月;9月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10月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月;11月为诚实守信月;12月为尊老爱幼月。

2、充分发挥优秀影视的育人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尝试,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优秀影视片已经成为该校德育教育的一项特色工作。学校规定各班每月都要利用班级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一部优秀影片,全年不少于8部。在观看完优秀影视片后,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都通过写观后感、影视日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老师对学生影评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校德育处定期将优秀的学生作品上传到校园网上,供全校师生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这些及时、有效的活动,既让学生通过撰写观后感等方式对优秀影视片有了亲身的体悟,又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影评讨论,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不崇拜权威,独立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四、以“六彩章”达标为突破口,养成教育从启始年级抓起。

学校为了规范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每年都要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六彩章”达标活动,通过三个月的达标竞赛,规范了启始年级学生的日常行为,使他们基本形成了作为一年级学生应有的良好习惯。孩子们也把“六彩章”争章达标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从小抓起的教育宗旨。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一所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陕西石油普教中心礼泉分校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起了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特色,如何在新形势下适应高效课堂模式改革的要求,他们仍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只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实践,我们坚信:礼泉分校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抓手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硕果累累,办学质量将更加提升!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