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目标备课法”是指导教师驾驭教材的好方法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852 发布时间:2012-04-06

“目标备课法”是指导教师驾驭教材的好方法

  长庆泾渭小学  肖志峰

“目标备课法”是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反复摸索、认真探讨、着力研究、潜心总结、不断完善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备课方法。它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过程。起初我们摸索到的只是课时目标,后来发展到单元目标,几年后,再由单元目标挖掘到全册教材的目标。多年来,我们把这种备课方法大面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它对教师很好地把握和挖掘教材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通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同行和有关专家的普遍认同,形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多名教师采用这种方法不断实践、不断进步,在各种教学竞赛活动,荣获大奖,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标备课法”旨在规范教师认知教材、挖掘教材、消化教材、运用教材的主动性,克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教师把课讲乱、讲散,把完整的知识教得支离破碎,从而把知识系统而完整地传授给学生。

 一、提出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备课上,习惯于拿到课本就抄参考书,而且讲一课抄一课,很少独立研究教材,更谈不上挖掘教材内在的知识体系,辛苦了一学期,到头来还不知道自己真正教了些什么,哪些课是知识训练,哪些课属能力培养,基本都是心中无数。至于对知识的来向和去向及其内在联系就更没把握,只能肤浅的理解教材,敷在面上就书教书,严重地抑制了教材所释放的能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高。而“目标备课法”则是用目标来控制备课的全过程,其特点是让老师对教材从宏观到微观彻底吃透,把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浑然一体。客观上增强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真正使教师“心里有书,胸中有数”,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确立目标

“目标备课法”其核心是对教材从宏观入手,整体把握,用“九大目标”来处理教材:基础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重难点目标、教、学法目标、课时设计目标、教具使用目标、作业测查目标、课后反馈目标。

 三、宏观目标

宏观目标要求教师在备课前,要通览全书,在粗知整体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大的框架结构、线索、教材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初步的理解、剖析,然后用“九大目标”对教材作出判断、定位和落实,为上好课做好铺垫、奏好前曲。

1、基础知识目标:基础知识目标是指教材整体所含的知识总量,及总量在每个单元及每课的占有比重、单元承载传授知识的任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等。基础知识目标的确立能够让老师从宏观上吃透教材,把握脉络,把一学期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装在心里,在课堂教学中紧扣知识要点,完成目标的落实。

2、能力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是落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是学生对知识的物化过程。一般来讲,编者的编排原则都是一个单元训练一种大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教材又是通过不同角度呈现出来的。根据这一规律,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边学边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应有的目的。

3、思想教育目标:思想教育是各门学科都要承载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提前预设、灵活把握,把情感教育渗透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水到渠成,而不可生拉硬扯、胡乱联系。

4、重难点目标:重难点目标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确定哪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一时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从而着重训练,或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轻松突破,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从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根本上避免和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5、教、学法目标:教学方法目标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制定出最佳的教法和学法。“目标备课法”能够帮助教师从纵横双向入手,更好地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课时设计目标:课时设计目标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总量来确定授课时间的总量,并把授课时间总量分解到每个单元、每一课,对上课、复习、测试等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提前预设课时目标,旨在避免教师授课用时的随意性,杜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按进度上课的现象。

7、教具使用目标:这一目标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材需要,对本学期教学所需的教具、挂图、磁带、录像带、多媒体资料等进行提前准备,特别对自制教具要有计划地提前制作,避免上课时乱抓瞎。

8、作业测查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对本学期的作业要提前规划。如书面的、口头的、练习的、巩固的、实践的都要整理清楚,在量和度上做好把握,避免简单重复和无的放矢。

9、课后反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完成以上所有目标后,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查缺补漏、总结经验、记录亮点、改进不足,保证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

 四、微观目标

宏观目标是对整册教材搭建的大框架,它理清了整个教材的大线索,起到了统领教材的作用。它就像渔网的“纲”、衣服的“领子”,把它们抓住了,整个渔网和衣服就不难提起来。而微观目标就是按照宏观目标的总体要求,用同样的方法来理清每个单元和每课时相对应的目标。这样一来,单元目标支撑整个教材的目标,每课的目标支撑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支撑每课目标。整个目标犹如宝塔,层层依靠、相互支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教师就会教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同样会学到结构紧凑的整体知识。

 五、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把“目标备课法”落到实处,我们按年级、分科目成立了备课组,从宏观目标的确立,到微观目标的制定,用“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制度作保障。中心发言人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确认、方法的设计、过程的安排等做充分认真的书面准备。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过程也是说课的训练过程,其他教师做补充发言,对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进行分析、修订、补充、完善,最后达成共识,写成共案,供同年级、同科目老师使用,做到资源共享。其他教师的补充发言也是同伴互助、相互学习的过程。集体备课不但保证了各个目标的落实,而且给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做到优劣互补,从根本上改变了同年级、同学科教学成绩悬数过大的现象,也解除了薄弱教师的心结,增强了他们的教学热情和工作自信心,使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升。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