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扎实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努力丰富德育教育内涵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147 发布时间:2012-04-06

 

扎实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努力丰富德育教育内涵

---赴上海学习体会  

长庆泾渭小学   蔡永鹏

201231521日,全国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我听了6场德育方面的讲座,在讲座中,一些对德育教育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德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另外参观了两所学校,参加了中心组织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研讨会,让我学到了许多德育方面的新知识和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令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德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培养好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我们应抓住每一件小事,要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进行德育渗透,从学生的心灵入手,保障学生健健康康成长。我们应在活动中扎实贯彻德育这一教育主线,通过开展季节性、节日性、常识性的各项活动,把德育的目标落实在这些活动中,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尝试,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各个方面的品德,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单纯的进行空洞的说教教育,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爱学生,懂得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利用德育实践这一土壤,培育学生的品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隐形教育和显形教育相结合,提高育人的目的。

德育过程是一个漫长的、不断积累、提炼的过程,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作为主线,全面、认真、务实。在显形教育中,应用公开的教育手段、场所,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教育,教育目的明确,双方教育主客体固定,注重做外在的教育,淡化教育的内在的吸收。而隐性教育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环境、活动的场地、文化的氛围,使其教育的对象在无意识情形下受到教育,注重了学生的内在吸收,从思想、觉悟中懂得和反省,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我们在实际中,要将两者充分的结合起来,发挥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三、建立长效机制和短期教育同步走,提高育人的系统性。
   
在教育工程中,既要发挥长效机制的育人功能,又要彰显短期教育的效果。要在德育教育的领域内,建立一套系统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机制,实施在每一个教育工程中,得到育人的最大化。短期教育的规划讲求时效,利用特殊节假日、季节变化、学校生活动态等,及时、高效的开展教育。做到长效机制为主线,短期教育为突破,二者同步走,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达到育人的高效性。

四、德育教育要和日常事务紧密相连,深化德育教育的内涵。

德育教育从人的思想道德出发,细化过程教育,在教育中得到认识和提高,达到育人的最终效果。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生活常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来内化成长的方方面面。日常性管理工作是把德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带有思想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着眼当前形式,要有展望未来教育发展的局势和形式,是一些综合性事务的特性。

这一特点决定了日常性管理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具有其它工作方式和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注意和重视德育工作是完全必要的。日常性管理教育应当是德育的有机构成部分,管理是促进“知”和“行”的相互转化,实现“知”和“行”的统一的中介,是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日常管理,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要加强德育工作,就必须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在日常性管理工作中渗透着德育工作。这种渗透,不仅是教育和管理的相互渗透,是“知”和“行”的相互渗透。因而,德育教育要和日常事务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组成依存关系,相互支撑,保障德育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的严密性,更加完善的体现德育教育的内涵,彰显德育教育特色。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使我认识到,德育的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是,只有把德育工作扎实的要落实到活动中、实践中,才能领悟到德育教育和管理的内涵,才能感受到作为德育工作者的快乐。教育中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实际,融入当前教育所需,持久、深入、扎实、高效的将德育教育的工作落实。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