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年终特稿:2011教育难忘声音之专家学者给力之言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838 发布时间:2012-01-10
年终特稿:2011教育难忘声音之专家学者给力之言
编者按:二零一一年即将画上圆满句点。回首这一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教育的殷切指导都还萦绕在耳际心间,激励我们前行的脚步;从高等教育到高校毕业生,从人民教师到幼儿园的娃娃,总书记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事业倾注了多少关怀。回首这一年,各位教育工作者也曾对教育事业振臂而言;每一位网民朋友对我们教育的声声企盼,每一点都让我们兴奋,都鼓舞我们前行。新华教育特集结文字,回首二零一一那些难忘的教育声音。本篇特关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关注事业发展。
===部长指路教育发展===

资料图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必须明确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今年要研究制定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修订并计划于2012年秋季使用。但减负不能概念化,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给学生留下更多了解社会、思考和动手的时间,去学习探讨感兴趣的东西。 >>>详细
谈到大家都很关心的入园难问题,袁贵仁指出,“学前教育目前是一个薄弱环节,不管从重要性、紧迫性还是资源匮乏性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必须把学前教育当做教改的突破口。” >>>详细
===大学校长激扬文字指点2011教育问题===

资料图片: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记者 龙在全 摄
在任何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北大学生,都是母校的光荣和骄傲,不管他是国家领导人,是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还是在最基层、最普通岗位上奉献的北大人,我认为价值是一样的。当然。北大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要他卖猪肉卖得最好,修鞋修得最好,种地种得最好,工人当得最好,那一样是我们北大的骄傲。我想,这就是北大人的价值观倾向,就北大精神来说,在任何工作上做出贡献都是给母校增光。 >>>详细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中国自己发展高等教育的道路需要国人探索”

资料图片:2011年4月23日,清华大学举行“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图为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新华网 李欣摄
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但是我们想来想去啊,快一百年了,我们应该走中国自己发展高等教育的道路,这条道路需要我们中国人自己来探索,这条道路不是排他的,而是不断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经验,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办的。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时表达了如上观点。 >>>详细
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 “我也是农村贫寒子弟,没有当时的政策不可能有今天”

资料图片:11月中旬,纪宝成在人大明德楼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记者 刘红义摄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有责任感的大学,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但是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纪宝成介绍,今年人大将拿出大约50个指标招收家在农村的寒门子弟,帮助他们进入名牌大学,为最贫穷、最底层老百姓子弟有可能逐步进入社会上层铺就道路。“像我这样的人当年正是农村贫寒子弟,没有当时的政策,不可能有今天。” >>>详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无疑也是高水平财经人才的必要条件。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要具有崇高的理念和兼济天下的责任心,如无高尚之情怀、担当之信仰,也很难成就大器。>>>详细

资料图片:裴钢表示,同济大学的定位是培养行业领袖。鲁力摄
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不是到瓜田里摘瓜,我们希望跟中学建立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跟中学一起合作,从高一开始,就参与到中学生的培养,很早给他们传递“不是只有高分、高智商就行了,要真正能够创新、做社会栋梁”的观念。>>>详细

资料图片: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秦绍德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大学应根据自己的风格、优势和特长来招收和培养学生。这样毕业生就会百花齐放,而不是“流水线产品”。统一高考只是一把尺子,量不出有各种各样优点的学生。“我会告诉他们,我从来没有特批的权力,人家都不相信。”他说,后来因为“没有做成一个”,人们信了。 >>>详细
===专家学者分享教育理念===

资料图片:2011年1月18日,2010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教育之声”在北师大学术会堂举行。图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致辞。新华网 李欣 摄
教师是教育之本。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确立完整、科学的教师价值观,充分重视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详细

资料图片:袁隆平在田间工作
经常有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首先,知识是基础,是创新的基础。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你是个文盲,是不可能成功的。“知识就是力量”,道理大家都很明白。我认为在知识方面不一定要博古通今,成为一个学问家,但是除了要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很熟悉以外,还应掌握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开阔视野。>>>详细

钟南山院士
“当前科技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浮躁、不踏实。”纪念广东省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痛批当前科技界的浮躁风。他说,多家国际专业杂志主编批评中国某些科学研究论文存在“四宗罪”:一是伦理问题,二是造假,三是抄袭,四是一稿多投,并互相提醒对中国论文“多加注意”。 >>>详细

韦钰院士
“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过重,长期承受慢性的压力。这大大挫伤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韦钰表示,减负不是看孩子的书包,而是看孩子的睡眠。目前50%以上的学生是睡眠不足的。而根据大脑研究表明,受慢性压力越大,人就会越来越笨。不仅如此,马家爵、药家鑫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曾有过受虐的心理压力,而犯罪更是一种瞬间的失控。“教育是提供孩子离开学校以后不会忘记的素质。”
杨乐勉励当代的中学生,“学习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只奋斗一段时期,而要像跑马拉松一样,坚持不懈,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详细
“围绕三大爱的就是真善美。”俞敏洪说,真善美的反面就是假恶丑。“如果我们给孩子灌输了爱,以大爱为前提,这个孩子就会采用真善美的方式获得这些。”俞敏洪说,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孩子即使获得了金钱、地位、分数,那他也最终不会成功。
===名人明星参与教育献计===
资料图片:2011年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制片人主持人毕福剑、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孙小梅,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受众服务部副主任周人杰做客新华网,谈走进校园与大学生互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图为嘉宾热议访谈话题。新华网张龙 摄
我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希望别人来影响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即使我做不了明星,就像老毕说的,我给你提供舞台了,我展现了,但是将来我该做我的律师我还会去做我的律师。人生不一定做了明星才会光彩,你做你自己能做的事情。你做了各行各业如果身上有这样的艺术气质那才是最最精彩的。>>>详细
这次作为山东大学,人家学校有这个意愿,说你毕福剑做一个特邀什么教授,或者说是特邀老师,特邀和客座不一样,特邀是让你“频率”要高。这个特邀我觉得对自己确实是一个鞭策,比如和网友交流是一个方法,在电视台和观众交流也是一个方式,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又是一个方式。>>>详细
“父亲再霸道,也不是核心。我们管祖国叫祖国母亲,又只有‘娘家’、‘婆家’的提法,而没有谁说‘爹家’,这都表明母亲才是家庭核心。”他称,我们的“家庭”是围绕着母亲建立起来的,“就连文学作品大多歌颂母亲,歌颂父亲的,我印象中的名著只有一篇朱自清的《背影》,但我怎么看这个爸爸都更像妈妈。” >>>详细
===他山之石===

资料图片: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就学问来说,终生的学问始于学校,终于社会。一位明年毕业的马歇尔学者告诉我,她在哈佛大学进行中国研究,她走遍国内外公开讲:当你学习一门语言,就改变了与周边的关系。她说,“你有搜索引擎,我有中国搜索引擎。你就可以与不同类型语言的人在一起交谈,我们要在这种未来交织的世界一起成长。”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工程和应用科学院。我们正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到了秋天,我们一个新的创新实验室将投入使用,以促进跨学科的衔接与研究。大学是人类的最大创新之一,通过大学,我们找到一个更好的未来。>>>详细

资料图片:爱丁堡大学校长蒂姆斯·奥谢
教育和社会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这是各国高校的共识。通过可持续发展迎接挑战,需要我们有更多的知识以及更先进的技术。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应发挥关键的作用,通过教育以及科研项目,通过跨国界的学术和科研交流,现在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面向国际社会。大学应当通过传播思想、知识、能力和智慧,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