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年终特稿:2011年中国教育全年热词扫描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2070 发布时间:2012-01-10
年终特稿:2011年中国教育全年热词扫描
核心提示:2011,中国教育又走过一年,教育问题依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入园难”、“择校热”各地努力寻求着自己的破解途径,“虎妈”“狼爸”、“变态娘”,家长们选择家庭教育方式中徘徊在中西两难之间,民间慈善发起到国家行动的“免费午餐”计划,西部的孩子们终于吃上了热儿乎饭,广东“圆梦计划”,万名新生代农民工走进大学,开始自己的梦想之旅,北大的校长依然引领高校潮流,一曲化学歌爆红网络,而中国工程院新公布的院士名单却引发社会舆论轩然大波……2011年,中国教育在争议中走过,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会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成长中成熟……
热词:免费午餐

事件:今年3月以来,由民间公益人士在浙江、贵州、湖南、河南等地组织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通过微博等媒介迅速铺开。至今募集资金累计超过1000万元 ,让20多所学校的4000多名小学生陆续“开饭”。为了帮助贵州等西部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吃上午饭,网络民间慈善组织“联姻”公募基金,走出了一条慈善新路,他们不仅将慈善账本“晒”在阳光下,还网络慈善以公信力,同时,积极探索“理性慈善”,将每一份热乎乎的爱心落到实处,将每一份沉甸甸的善款给予山区儿童最大的帮助。
“免费午餐”是由部分媒体人士发起、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的慈善行动。这一活动发起半年多来,成功募集了千万元资金,为中西部地区77所小学的万余名小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该慈善行动因效率高、管理透明、参与广泛、民间与政府合作默契,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详细
11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大港小学“免费午餐”开餐。萝卜肉丝、白菜粉丝、米饭和一个鸡蛋,学生们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丰盛的午餐。学校113名学生中60%是留守儿童,最远的家离学校近5公里,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免费午餐”计划由国内500多名记者及几十家媒体共同发起,倡议为贫困学童每天捐赠3元,提供免费午餐。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