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中华颂夏令营日记选刊(朱珠)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2122 发布时间:2011-09-16

201189

早上9:00-10:00,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联合主办,中共张家港市委员会、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承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明办、中国教育电视台协办的中华诵·2011中小学生夏令营在江苏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隆重开营。升旗仪式庄严而肃穆,国歌声嘹亮,整个会场严肃认真。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中共张家港市委书记徐美健老师均对本次活动报以厚望。开营仪式简单大方,领导致辞诚恳真切,我们全体营员集体诵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气势宏大,情真意切,很好的传承了经典。开营仪式结束时,操场上传来了礼炮声,并且放弃了烟花,气氛达到高潮。

开营仪式结束后,10:30-12:00,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兼著名吟诵专家徐健顺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吟诵艺术讲座。老师就同一篇诗文分别采用诵读和吟诵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演绎,将诗文的那种包含人生哲理,浓缩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体现出来。我们现在的诵读方式被老师总结为“一字一顿法”或“两字一顿法”。这种朗诵方式是21世纪有外国传入的读书方法,从2000年向上推至大诗人屈原,朗诵的方式都是吟诵。吟诵即为吟唱,诵读。所以,吟诵是带有曲调,带有节奏的一种中国人独有的朗读方式。但是现在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渐渐淡忘了吟诵,没有了吟诵这种朗读方式,许多的唐诗宋词也变味了。比如最著名的《登鹳雀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多数人都将这首诗认为是是在反映一种向上进取的精神。但实际上用吟诵的方式来读,别有一番滋味。前两句分明是太阳缓缓下山,河流一去不复返,事物无法挽回的悲凉,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后两句说诗人想要在看得更远一些,但是却只能再登上一层楼,众所周知,鹳雀楼只有三层。诗人却只能再向上登一层楼,这是多么的无奈抑郁。全诗分明是是一种悲凉的基调。假如没有了吟诵,这首诗就完全变了味道。但是由于受外国思想的干扰,我国的吟诵已经鲜为人知,不被人们所看好。但是在国外,比如朝鲜,日本等国家,却将我国独有的吟诵却视为经典,并且普及。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必须要肩负起传承中华经典的重大责任。

下午14:45-16:30,我们参观了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歌馆,领略到了我国最古老的原生态民间歌谣。凤凰镇景色秀丽,坐落在山水之间,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通过游览河阳山歌展示馆,我感受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和河阳山歌的起源。并且我们还学习了当地一首最著名的河阳山歌“斫竹歌”,主要表现当地人狩猎的风采。老师还特意邀请了几位营员上台去学习并展示,赢得了阵阵掌声。在本场活动结束时,本地学生与营员同唱河阳山歌,歌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营员。河阳山歌已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地方经典文化,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和魅力。其中我们还品尝了凤凰水蜜桃,香甜可口。

晚上19:15-20:45,全体营员分营展示才艺,增进彼此间的友谊。首先我们先到达江堤吟诵有关长江的经典古诗词。随后我们进入教室展示才艺。高中营同学节目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有让人潸然泪下的女声朗诵,有激情澎湃的男声独诵,有俏皮幽默的快板书,中国经典的京剧,还有各种美妙悠扬的歌声。营员才艺展示上,大家活泼幽默,积极表演,同时我也找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所以我应该努力缩小差距,提高自我。

2011810

吃过早饭后8:30-11:00,参观游览了苏州江南永联农耕文化园,其按照“缩小比例的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的总体设想进行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但是仁保留了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观,包括农耕文化园里的独具特色的梯田,具有江南特点的桑基鱼塘,文化园中还有十二生肖的雕塑。作坊街上还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小作坊,包括手推磨,榨油,打铁,弹棉花,酿酒等手艺。在酿酒的小屋子里,老爷爷热情好客,为我们盛了一点现酿的米酒,酸酸甜甜,清香宜人,但是由于是现酿的,所以酒味会比较重,老爷爷建议我们少喝一点,不然会晕的。永联小镇的商业东街立着各种雕塑,为了让人们记住永联镇党支部书记带领人民建设永联镇的事迹。在这里,我对江南农业,农村生活有了整体认识,对于“农业是国之根本”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假设没有了农业作为支撑,那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很棘手了。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农业才行。

下午14:00-15:30,老师组织我们学习的包粽子。我们都知道,粽子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粽子成为民间订婚的一种信物,寓意五谷丰登,兴旺发达。老师教我们包的是传统的“猪脚粽”,因其小巧可爱而得名。包猪脚需要将两片叶折成小船状,塞满米之后口对口紧紧的接着,再用细线紧紧绑住,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成功了,这就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但是我们由于是第一次包粽子,很多细节考虑不到,比如粽叶应该折多大,米应该放多少,绳子应该拉多紧……这些步骤中如果有一步做的不好,就会影响粽子的整体效果,导致粽子在煮的时候散开。但是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小时内抱出了18只粽子的好成绩。当天的晚餐中就以我们包的粽子为主食,不管怎么说,吃着自己辛苦包出的粽子,心里总是甜的。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也明白我的责任就是要将这民间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

随后15:30-17:30,我们参观了位于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内部的中华经典主题教育馆。在各种主题馆中,我印象最深的最后的综合楼主题馆。该馆最先向我们介绍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包括李白,杜甫,屈原的塑像,让我们中小学生始终记得中华经典的诗词歌赋;再向馆内看,有一张桌子上专门放着笔墨纸砚供我们大家练习,这是为了让我们记得中国的书法是独一无二无可复制的。在握起毛笔写字的那一刻,我们要始终记得我们是中国人,传承中华经典始终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综合馆中,还有一间录音室,我们将自己朗诵的声音与名家进行对比,找到自己与名家的差距,从而提升自我。最后还有进行自我测评的问卷,其中的问题包括中国古代诗词曲的由来,特点以及一些名家的写作风格,让我们感受古代经典,亲近现代经典,在吟诵中传承中华经典,同时也增长着我们的才干,完善自我品格,真是获益匪浅呐!

晚上19:15-20:45,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巢宗祺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进行辅导讲座,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巢宗祺老师主要指导营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对经典诗词进行鉴赏,品析,让我们学会从经典文化中发现美,感受美,品味美,从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和精深。通过这次讲座,我的爱国热情被激发,也增强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2011811

用过早饭后9:00-11:00,我们全体营员来到了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公园中风景秀丽,其中的镜湖真是名不虚传,湖面水平如镜,周围的花草树木全部映照在湖中,微风过处,镜湖上泛起阵阵波纹,更加引人遐想。接下来,我们到达自己的区域,与当地学生和暨阳诗社成员诵读互动。当地学校学生十分热情,特意为我们准备了《暨阳湖印象》的朗诵,我们每位高中营员都听得十分开心。接下去是用方言朗诵《断章》和《再别康桥》,其中湖南,东北,广东,上海和西藏的同学主动上去朗诵,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西藏的同学用藏文朗诵,该同学说一句,主持人翻译一句,更让我们觉得有趣。下一个环节是听音乐猜歌名,主持人所放的歌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曲,大家积极参与,活动异常成功。最后我们欣赏了当地学校的集体合唱。

下午14:30-16:30,陈宇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篆刻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方法。篆刻自源起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在战国、秦魏晋六朝时期,篆刻技术高度发展。今天老师教我们刻的是,小篆。篆刻过程需要一定的功底和毅力。篆刻时,要将所写的字用细毛笔描在一张薄纸上,再反过来扣在章子上,用水将纸轻轻润湿,再使尽全身的力气将反字印在章子上,最后用刻刀将字刻出来即可。虽然看起来每一步都很简单,但是实际动手操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描字只要注意描的大小一样,墨不要太湿就可以了。但是印字是很麻烦的,需要每一个地方都润湿并用力压到,但是纸太湿就会破,太干燥又完全印不出字形,每失败一次都必须用砂纸打磨章子,然后再重复前面的步骤。最后就是刻,陈宇老师指导我们篆刻用的是刀角,力度要均匀,刻出来的字应该横平竖直,最后再用力把所有字刻深,刻粗。但是我们动手实践起来就没有那么轻巧了。我刻第一笔的时候,就由于技术不娴熟,没有很好的拿住笔,刻歪了。章子上已经有了不好看的一笔,所以我需要更加专心。于是我趴在桌子上,手里拿着刻刀,一点一点往下刻,生怕又刻歪了。当我费尽心思刻完整章子上的字后,我突然就觉得头晕了,胳膊也伸展不开了,腰也僵住了,觉得刚打完了一场仗。由于这是第一次篆刻,我刻出的字很浅,又有些歪歪扭扭,横不平,竖不直,但我还是很安慰,我的第一件篆刻作品终于完成了。通过这次学习篆刻,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篆刻艺术的魅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传承中华经典的决心。

下午16:30-18:30,我们每小组8人,自己动手在野炊区做饭。我们8个人需要拥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大家必须分工明确,安排同学们炒菜,清洗,打扫……我们小组中,两个可爱的小学生去烧火,他们忍受着烟熏火烤,认真的守在自己的工作地,绝不离开一步;初中的同学和来炒菜;还有其他几位同学洗碗,切菜,领材料……就是在这样密切配合和紧张的工作下,两个小时之后,香甜可口的饭菜终于送到了我们的嘴边,自己做出的饭菜永远是最香的,我们将桌上的食物一扫而光之后,又开始分工明确的收拾碗筷,归还调料。从本次农家乐活动中,我体会到的,是一种合作的精神,是一种分享的快乐。

晚上,我们高中营十名参加诗朗诵的同学进入张家港市区内为第二天的节目录音备用。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录音棚,四面墙壁隔音效果极好,麦克风收音效果非常棒,但是由于麦克风过于敏感,连最细小的声音都可以捕捉到,所以我们连续录了六次才完成。录音完成我们回到大巴车上等候其他营员时,我们高中营的同学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生活,自己对未来的设想……整个车中气氛非常热烈,增进了我们彼此间的友谊。

 

2011812

早上8:00-10:30,冯福生老师又为我们高中营朗诵的同学讲解诵读。冯福生老师就像慈祥可爱的爷爷一样亲切地与我们交流,为我们的朗诵提出建议、进行指导,使我们对经典古诗词的理解又更深了一步。冯老师的讲解独具特色,老师个人总结了朗诵中的不少诀窍并且交给了我们。冯老师把朗诵的技巧概括成一句话:理解是基础,真情是关键,想象是翅膀,技巧是手段。中华经典的诗词歌赋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财富,我们必须要吟诵这些经典,传承这些经典为我们的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上午10:50-12:00,我们在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报告厅与明星满江,吴文景和夏敏洁一起进行趣味游戏。包括成语接龙,顺序的灶具,辨认甲骨文,用新词汇造句和最后的看图片猜词语。我们还过去与三位明星营员合照留念并且请他们签名。整个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尤其是小学营和初中营的同学,他们踊跃参与游戏,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

下午15:00-17:00我们前往张家港电视台进行最后一次带妆彩排。彩排现场气氛十分紧张,节目,音乐,舞蹈轮番不停的彩排。

离正式直播19:00还有最后一个小时,后台却已经乱成了一片。后台的演员服装扔的到处都是,鞋子被踢得不见了踪影,化妆人员还要给我们100名营员化妆,毕竟人太多,化妆师忙不过来,但是前边的总导演还是催,最后的化妆程序就被简化成了擦粉底一项。紧张的画妆后就留在后台待命,连演播厅都进不去。到我们的节目时,大家都非常的淡定,从容地走上舞台将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朋友们。我们在后台还遇到了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的扮演者朱琳老师,我们积极与老师合照,聊天,整个后台充满快乐的气氛。

所有节目表演完毕后,就意味着我们第二天要分离了,我们大家聚集在舞台中央相互合影留念,互相赠送礼物。其中有一位女生当天晚上就必须要出发了,我们相互惜别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我们知道这次分别之后可能就不会有再见面的机会了,但是我们大家还是极力安慰她,告诉她我们以后一定会再见面,大家以后还会在一起尽情快乐的。剩下的话我们没有再说,但是她走了,我们高中营当天晚上就缺了一名营员。我们坐大巴回去的时候,营长起头大家一起唱点歌调节气氛。我们所有同学就一起唱着周华健的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些天大家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感受了那么多,是那么的愉快,想到马上大家就要分别,回到各自的省市去,我们都忍不住伤心了起来。就是在这样夹杂着无数感情的歌声中,我们回到了基地,各自默默的收拾着行囊,准备带着一箱的不舍与挂念离开。次日凌晨就有部分营员要出发,我们大家凌晨三点站在公寓楼下送别将要出发的营员。我们之中不少女生拥在一起,依依不舍,任泪水肆虐,但是却迟迟不肯离去。最后大家强忍住眼泪走上了大巴车。我们剩下的朋友向远去的公交大巴不停地挥手,嘴里默念着一路顺风的字眼,直到车子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我们这一周内共同经历了太多太多,这是千言万语都道不尽,说不完的。

 

2011813凌晨5点钟,在朋友们温暖的怀抱、不舍的眼神、一路顺风的话语中,我也离开了,离开了我生活了四五天的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  高一年级八班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