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2023年骨干教师培训心得——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 刘立英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108 发布时间:2023-09-22
为进一步加强中心队伍建设,帮促教职工理解教育新政,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增强敬业奉献精神,坚守职业道德,模范为人师表,为中心及各校“提质增优”和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8月23日,石油普教中心聘请专家为中心骨干教师进行了“聚焦教学研究,提升专业素养”的专题培训。
专家的讲座围绕为何要做教科研、如何去做教科研、谨防教科研陷阱三个话题展开。整个讲座中专家结合课堂实例娓娓道来,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教科研对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李老师通过自身实践告诉我们,教科研可以改良老师的思维品质,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厚度、有向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新时代老师,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那么如何去做教科研?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和培训学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乐于教研
新时代需要科研型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可以将最准确的信息传给任何人,从而为学生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学习途径,如果我们教师不与时俱进,不积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面对新课改,就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从内心里喜欢研究教学是我们搞好教科研的最基本条件。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希望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到对知识的渴望、对老师的崇拜,也都希望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是愉悦满足的走下讲台。可是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期待上自己的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从事教学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部分,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太原理工大学网红校长郑强教授说:要想当学生喜欢的老师,没有点真才实学是不可能的!
所以,想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必须得让自己成为一个乐于钻研的老师。多看和自己教学相关的理论书籍,认真研读教材,精心钻研课标,备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当成是一次教研的过程,研究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如何根据学情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专家讲到,他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对自己刚上完的一节课有了新的设计的灵感,回到家就马上动手动笔开始整理思路。这种对于教研的热爱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善于教研
教科研光有热情还不够,我们还得具备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高效教科研必须重视问题导向,要以真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基础。找不出问题,就无所谓研究,也就只能局限于当前,根本不可能实现突破和超越。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培养问题意识和发现能力,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显得弥足珍贵。
印象最深的就是专家在培训中提到,要做好教科研,我们得有蚂蚁的眼睛,观察的细致深入;蜻蜓的眼睛,观察的角度新颖;飞鸟的眼睛,观察的宽度全面。
“在某种程度上,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所以写完一份教案,备完一节课,上完一节课,改完一摞作业,一个段落的工作结束了,但思想不应该停下来,静下心来想一想、找一找、挖一挖,很多问题就能浮出水面。要善于反思,比如写教学后记、课后小结、课后专题研究、写教学笔记、听评课研讨心得等。对一节课进行反复打磨与反思,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总结成功的经验,回顾失败的教训,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成熟。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教学研究要善于交流,和同伴共享问题,共享思路,共享线索。学校组织的汇报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等,都是我们进行教研非常好的素材。有发现,有问题,有灵感,要跟同伴交流沟通,一起研究探讨。交流话题一旦切入教学研究领域,就会有很多可以共享的思维闪光或思维成果。在分享中扩大研究的广度、挖掘研究的深度、提升研究的效度,真正实现高效教研。
三、勤于教研
要成为优秀的老师,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艰辛。“三天不学习,教学无新意;半年不读书,有书也不读。”教学上的“高耗低效”以及教学困惑除了来自于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不足之外,不注重学习是主要原因。如果我们只是埋头教学,不注重理论学习,脑洞就开不了,人就会容易僵化,问题出在哪里自己往往浑然不知,我们的教学智慧就难以提高。
俗话说勤能补拙。专家说,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把别人用在看电视、看电影、喝酒聊天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钻研上。
专家讲座中提到他很爱读书,长期坚持阅读和写作,他认为撰写论文,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如果我们在教学的同时勤于教学研究,用学科的理论以及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武装头脑,那么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比那些不注重学习,光凭感觉去教学的老师要强。我们的教学需要感性,但是如果没有理性的参与,我们对于教学效果就难以预估和把握。
要写好一篇论文,做好一个课题,我们就需要进行大量书籍的翻阅与研究,查找与研究课题相关联的理论和观点。了解自己学科和教育上的最新动态,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研究点”,走出研究的新路子,才能提升自身的理论实践能力。所以说具备了对教学研究的热爱、又有善于教研的睿智还不够,搞好教学研究还需要我们俯下身子,勤动脑,多动手,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
总之,做好教学研究需要我们植根于自己的教学,坚持动脑筋读书学习、实践研讨,持续优化教学。要将教师个人教研常态化,不断改进、创新,促进学生成长,获得教学成就感。实现自己教育的人生志向和价值追求,享受教育教学的愉悦,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智慧、有思想、有悟性的幸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