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读书心得:《践诺是最好的人品》读后感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544 发布时间:2016-11-23

《向上的力量无穷大》中有许多故事,或生动感人,或令人顿悟,或给人启迪,充满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践诺是最好的人品》讲的是清朝重臣李鸿章与美国第十八任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之间交往的轶事。1879年,李鸿章在天津设宴款待格兰特总统期间,看上了总统的一根名贵手杖,但总统以为该手杖是美工商界给他的赠礼,代表着公意,不宜擅自转送,表示回国后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若他们同意,定将奉寄致赠。转眼到了1896年,李鸿章在出访欧美期间,专程看望了格兰特的遗孀朱丽娅,朱丽娅邀请美工商界名流百余人作陪,散席时,征得作陪人士的同意,将手杖赠送给了李鸿章,并称她是在完成丈夫的遗愿,他丈夫信奉“践诺是最好的人品”。十七八年过去了,李鸿章早已淡忘了此事,但他们夫妇却一直记着当时的承诺,最终践诺,令李中堂感慨万千,一生视手杖如珍宝,须臾不曾离身。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讲诚信、重践诺是必备的品质。“曾参杀猪”、“尾生抱柱”“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等都传为美谈。如果说,东方把诚实守信从道德的层面加以弘扬的话,西方文化的核心要素“契约精神”则是把“诚信”等用法律的手段让它“根深蒂固”,渗入“血脉”。无独有偶,跟这位总统还有关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转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

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令人叹惋的是,经过十年动乱的折腾,加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美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某些高官,前一天还在台上信誓旦旦高调反腐,后一天就被查出巨额赃款;有的商家,广告上吹得天花乱坠,兜售的则是假冒伪劣;有的艺人,前一秒还是禁毒大使,后一秒却被曝在“呑云吐雾”;政绩掺水、学术造假、豆渣工程、甚至无所不包的有毒食品、药品……几乎可以说全面“沦陷”。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老人摔地无人敢扶,办事情需要开具各种奇葩的证明。多地sat、雅思成绩被国外机构取消,人们承担着巨大的“失信”的社会成本,人人痛恨诚信失守、道德滑坡,却又自觉不自觉地裹挟进去随波逐流。

好在国家认识到了这一流弊的危害,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其中“诚信”赫然在列。而且,从十八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让法律的利剑也为“诚信”护航。我们看到了“诚信”重新站立的希望。

作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学校老师,我们除了自己要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做诚实守信的榜样,更要担当起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教育,教育孩子不撒谎、不骗人、讲实话、重然诺,在他们纯真的心灵上播撒下诚信的种子,为重新构筑中华美德的基石尽心尽力。

作为一名党员,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去做,做人谋事创业都要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做“讲信用 守规矩 ”的模范。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社会,借鉴西方的法治思维,应完善惩治失信行为的相关立法,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加强严格执法,威慑失信行为。不仅靠道德还要用法治的手段治理社会诚信的缺失,例如,对于多次失信的个人或组织,要列入黑名单,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从而提高失信成本,促使其不敢失信、不愿失信。

“诚实信用、恪守承诺”是一张无往而不胜的名片,愿我们每个人拥有它!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