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未央湖学校“质量提升工程”自查自评报告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426 发布时间:2013-12-10

未央湖学校“质量提升工程”自查自评报告

自从2011年我校制定《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细则》以来,为保证“细则”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对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建设进行了分工,明确责任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做到每月一次工作小结,每期一次工作开展情况评估。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细则”中提出的各项目标。

一、“细则”落实情况

1、管理工作提升。责任领导是何胆孝,责任部门为校办公室。提升效果:管理意识明显增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基本实现由行政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一是创新制度管理。建立了“自我约束、自主发展、民主管理,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全员目标计划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全员业绩考核体系”全部建立并全面实施,四级管理和三级考核制实现了常态化,管理效能明显增强,学校管理已经走向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是按照“六提升工程”建设班子。整合理念,提升凝聚力;目标管理,提升执行力;列举实例,提升创造力;制定规划,提升决策力;校本教研,提升研究力;学习反思,提升发展力。管理团队作风建设,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工作中的执行力和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打造一支“理念领先,勤政廉洁,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管理团队的建设目标。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教师“立足岗位练本领,聚焦课堂提效率,勤奋敬业出成绩”,通过榜样示范和政策导向激活教师队伍,启迪相对落后的教师;开展“三爱”、“四心” 教育和“三比”活动,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理念,提高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对青年教师采取“给机会,压担子,重培养”等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尽快站稳站好讲台。给骨干教师“指方向,提要求,定任务”,促使骨干教师队伍快速形成;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解决困难,生病慰问,体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加强与教职工之间交流沟通,化解矛盾,消除误会,鼓舞士气。目前,学校职工队伍呈现出“凝心聚力鼓干劲,齐心协力谋发展,扎实有效搞教学,攻坚克难抓质量”的良好局面。

四是强化过程管理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积极改革管理模式:对管理层进行了重新分工,明确职责。先后七次修订完善“教职工学期考核方案”和“管理工作考核方案”,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更利于工作过程的监管,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调动了管理层和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制定各类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突出措施落实,坚持做到日检查、周汇总、月讲评、期考核,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继续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适时调整质量目标,逐层分解各项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完成与教职工和管理层利益挂钩,形成了“重过程、重业绩、重奖惩”的考核机制。在部门管理中持续推行三项措施:细化部门人员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内容、标准、效果和责任人“四落实”;推行部门人员工作日志制,记录每天工作内容,增强工作主动性;每周五召开部门人员工作例会,每月召开部门人员考核会,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2、特色项目打造。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学校确立的特色项目是 “校园文化”和“纸艺教学”,品牌活动是“快乐跳绳”。

一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责任领导是何胆孝和李永辉,责任部门是校办及德育处。为使学校尽早走出困境,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科学管理学校,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学校发展,2010年,学校的管理团队总结四年的办学工作,认为学校在非常艰难情况下能够发展,靠的是石油普教中心的正确领导,靠的是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松懈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靠的是整个团队在工作中形成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的品质。为了实现管理由行政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学校管理团队开始探讨核心价值观,探寻发展的精神支撑,经过挖掘、提炼。我们的团队将目光集中到了“月季”上,因为“月季”无论土壤贫瘠还是肥沃,寒冷还是温暖,她都坚强的活着,四季开花,芳香馥郁。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人们早已赋予了月季“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品质,这种精神和品质正是未央湖学校发展中形成和积淀的,这正是我们要找的答案。

    月季的精神和品质正是未央湖人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也是未央湖学校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和品质。因此将月季文化定为学校的主题文化,将月季花定为学校的“校花”。

月季文化的内涵:

月季精神——自强不息。

    月季品质——坚韧不拔、无私奉献。

    月季姿态——朴实无华、卓尔不群。

    月季象征意义——和谐,成功。

学校要求师生要有月季的六魅力:

    一种精神—自强不息。

    两种品质—坚韧不拔、无私奉献。

    三种气质—教师的才气、正气、豪气;

学生的朝气、灵气、雅气。

月季文化的拓展: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继承和不断积累,需要持续和不断丰富,需要创新和不断深化。为了使“月季文化”真正成为引领全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学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拓展。

标识文化:设计了中央为月季的校徽;制作了月季奖章;每学年一届“十佳月季少年”评选活动,此奖项为学校在学生中设立的最高奖项。

环境文化:建好“月季园”和“为学园”;设立了月季文化长廊,展示月季文化内涵、“十佳月季少年”事迹、各种月季活动报道等。

理念文化:确立校训为“自强不息”;完成月季文化校本教材编印工作。

活动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月季文化”特色活动,如“月季杯跳绳擂台赛、“月季杯古诗文朗诵比赛”等;2013年着力打造“月季文化广场”,形成学校新亮点。通过“品月季怡情、借月季抒怀、示月季为范、托月季言志”系列活动,以月季高洁雅致的神韵熏陶人,以月季坚忍不拔的气节感染人,以月季无私奉献的品质影响人,以月季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人。

是特色纸艺教学。责任领导是何胆孝,责任部门是教务处。一是继续开设纸艺校本课程,纸艺校本教材的再版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备之中。二是在学生中组建纸艺“专家”小组,提高制作技能,通过“兵教兵”提高全体学生制作水平。三是细致装裱纸艺作品,开辟纸艺作品展室,集中展示学生纸艺精品,扩大了纸艺影响力。四是精心录制学生纸艺作品展宣传片,记录纸艺教学发展历程;成功举办学生纸艺作品展,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各校同行的一致称赞。五是在楼道悬挂学生优秀纸艺作品,增强了学生荣誉感;六是投入资金改造了两个纸艺工作室,优化了纸艺创作环境。

三是跳绳品牌活动创建。责任领导是王文东,责任部门是德育处。一是多次召开了由校领导及全体体育教师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就活动的场地、播放的音乐,跳绳的节拍及排列的队形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意见的征询和改进办法的研讨。二是召开了2届“月季杯”跳绳专项运动会和2月季杯”跳绳擂台赛,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跳绳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快乐跳绳活动的开展三是制定了《跳绳特色品牌创建实施方案》,坚持把跳绳引入体育课教学,打牢学生跳绳基础。四是创编并在全校推广《快乐跳绳》操和配套的韵律操《青春的活力》,形成了以“一绳两操”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月季文化广场”精心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强化训练,丰富学生大课间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朝气”和“灵气”。五是学校参加未央区“三跳运动会”,在生源少的情况下,取得了总分全区第二的好成绩。六是在中心组织的“体育、艺术2+1项目”现场推进会期间,全校师生展示的5场精彩表演,受到了中心及其他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目前这项工作正按计划有序强力推进。

3、德育工作推进。责任领导李永辉,责任部门为德育处。“细则” 实施以来,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内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六二二”养成教育的基础上,重点推行学生的“五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进一步突显学校的德育特色。德育校本课程发挥实效,学生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无违法犯罪,学年度学生思想品德综合考评合格率达到100%。

一是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继续抓实以“六勤洗、两常说、两整齐”为主要内容的“622养成教育”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雅气”二是制订了《到校即学管理方案》,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教师监控、学校检查相结合的办法,促进“到校即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三是推行“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提高、自主发展”的五自主教育,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和“人人岗位责任制”,逐步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四是制定《大课间行为艺术训练要求》,完善“路队管理办法”,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基本实现了“两整齐”的要求,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路队行进中,诵读中华传统经典诗文,并进行了两届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怀。六是积极组织开展科技节活动,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达到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每年都有学生的科技作品在陕西省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学校两次获得“陕西省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13年的科技作品获得了陕西省“金牌奖”。七是成功组织了每年一届的学生个人才艺展。2013年庆六一“我的中国梦”大型主题教育活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八是经过周密计划、精心筹备,举行了3届为期一周的“班主任节”,开展班主任论坛等系列活动。九是积极开办专题家长学校,促使后进生转化,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加强家校配合,解决部分学生长期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难题。十是根据中心“大家访”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制定了学校“大家访”活动实施办法,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了“大家访”活动的开展。

4、教育教学质量。责任领导是李崇祥,责任部门是教务处。一是六年级毕业测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2011年和2012年均圆满地完成了中心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2012年数学学科C率以上完成100%,平均分位居中心第一,创了我校新高,2010年和2011年小学段综合考核位居中心第一。二是九年级中考,年级组的全体教师,能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计划,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重点,通力合作,挑战自我。2011年中考,数学、英语、理化和体育四门学科均完成了目标任务,其中理化学科排名未央区第一,英语学科排名未央区第二,体育学科排名中心学校第一,创了我校新高,但由于语文、史政两门学科未完成目标任务,导致上线率未完成中心目标任务; 2012年上线率完成80%,位居未央区第二、中心第一;总分平均分473分,位居未央区第二、中心第一,其中理化、体育学科A+B等率位居未央区第一名,数学、英语、政史学科A+B等率均位居未央区第三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再次创了我校新高。三是中心小学综合素质测试,2011年和2012年均圆满地完成了中心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2012年五年级体育学科优势明显,特别是A等率创了我校新高。四是2012年未央区五年级语文、数学两科的调研测试,受到了未央区的挂牌表彰。总的来说,我校教学质量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且趋于稳定。

5、教学常规管理。责任领导是李崇祥,责任部门是教务处。一是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二是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过程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查和监控,加大对导学案和作业的检查力度,每月对教学情况以“教学通报”的形式进行全面的总结讲评。三是2013届在八年级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已经结题并形成了专题材料。这项课改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均得到了发展。四是2014届从七年级开始全面推行新课改模式,多次召开座谈会和交流会,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导学案的编写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并对学生成长晋级办法和学习小组建设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确保了新课改顺利实施。目前,新课改“一案二要求六环节”的我校126高效课堂”模式已经建立,课改发展势头良好,基本达到了“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发展能力”的课改要求,但个别学科的质量应引起重视。五是开展了“课堂教学自诊课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所有的任课教师执教了自诊课,参加展示课的教师有77人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转变,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六是开展了优质课堂示范课活动,共有五位教师执教了示范课,展示了他们的课堂风采,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七是坚持教学管理人员每周五碰头会制度,汇总一周来教学情况,安排下一周教学的重点工作。八是从20134月至201311月,学校将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过关活动”,争取在本年度末,中学段教师达标过关率达到80%,小学高段教师达标过关率达到50%,小学低段教师达标过关率达到80%目标。总之,教学工作过程规范,工作扎实,各项工作均按计划平稳有序开展。

6、完善质量评价体系。责任领导李崇祥,责任部门教务处。一是改革学评价形式,经过反复的探索、实践,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评估、检测、指导体系”二是修订完善《综合学科质量考核评价办法》(综合学科指音乐、美术、体育、科学、信息等),确定基础考核和特长展示内容,制定成绩评定办法和考核标准,采取卷面考试加技能测试两种形式,规范综合学科考核工作,提升综合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达到了“以考核引导教学、以评价促进教学”的目的,落实了“基础+特长”的培养目标。三是对教师个人常规工作和业绩,进行期中预评和期末终评,管理工作向精细化、人本化和科学化迈进,增强了管理的效能。目前,此项工作正常进行,有序开展,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7、校本研究工作。一是校本课程开发。责任领导是李崇祥,责任部门是教研室和德育处。2011年开发了一本德育校本课程《养成教育》,已经投入使用,同时正在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法制安全教育》,已形成初稿;纸艺校本教材《纸艺》的再版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备之中,再版各种资料的收集和编写工作正在进行,计划在九月份编印成书;以“月季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现已挖掘、整理、提炼成专题材料,计划2013年底编印成校本培训教材《月季文化》<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经过认真地筛选、编辑、校对,2012年已经编印成册,作为教职工师德培训校本教材。

二是课题研究工作。责任领导是李崇祥,责任部门是教务处、教研室和德育处。工作的开展情况,(1)《高效课堂模式探究》课题,两年来,按月召开阶段性工作汇报会,各子课题研究人汇报自己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疑惑问题,并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研究。目前,该课题已进入到中期研究阶段。(2)《德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课题,是学校的中心级课题,经过学校德育工作者两年来共同的实践和总结,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教育内容体系。目前,此项课题已经结题,进入课题结题验收阶段。(3)《变“讲堂”为“学堂”主要措施及典型模式研究”》和《体育艺术学科 “基础+特长”教学与评价研究》两个课题,是被中心审批立项的新课题。目前,《变“讲堂”为“学堂”主要措施及典型模式研究”》课题组已召开了开题专题会议,正在进行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体育艺术学科“基础+特长”教学与评价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二年的实践、探索和研究,目前,该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计划在五月中旬结题,并于期末向中心申请验收。

三是深化“五个一”工程。责任领导李崇祥,责任部门教研室。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是“读一本好书”活动,二年来,向教职工配发了《你在为谁工作》、《赢在执行力》两本书籍,全体教职工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阅读,并做了详尽的学习笔记,写出了自己的读书心得。目前,此项活动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二是通过课堂展示活动、示范课活动和课堂教学自诊活动,专职任课教师每学期基本做到每个人上一节特色课。三是通过校本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绝大多数教师都立有研究课题。四是大部分教师能在小教研与大教研活动时,积极发言,争当教研主讲人。五是全体教师每学期都能撰写一篇校本研究论文,但质量不容乐观。

8、校园建设工作。责任领导是何胆孝和王文东,责任部门是总务处。经过两年的努力,完成了以下设施建设或改造:操场基础硬化与草坪铺设、排水渠、看台、文化围墙、文化楼梯及厕所改造、教学楼内外墙壁粉刷、室内外墙裙贴瓷、教师木门更换、屋面防水处理、教学楼给排水管线更换、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二是给专任教师全部配发了笔记本电脑,提高了教师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三是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建成了“为学”园和“月季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校园已经形成。四是随着秦汉大道的开工,完成了原办公和宿舍楼的拆迁和补偿工作。以上工程的完成彻底改变了校内外环境,营造了较为舒心的育人环境。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暖心”工程,提高了职工食堂菜品质量,改善了教职工住宿条件。

依据《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细则》分解的其它各项工作的落实,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均能按照学校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实施,积极落实,平稳运行,有序开展。

 二、 “细则”目标实现情况

(一)2011——2012年目标实现情况

1、学校办学水平已经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先后获得陕西省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信息化范基地、陕西省书画教育示范单位、西安市文明校园、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精神风貌奖、教育厅直属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支部、“316工程”优秀学校等称号。

2、其他目标达成情况见下表()

 

(二)2013年工作重点及完成的工作目标

1、管理工作:

1)全面完成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活动,力争榜上有名。

2)学校管理科学、规范,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3)建设平安校园,形成和谐校园,建成人文校园,打造魅力校园。

2、教育教学

1)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特色德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过程实、成果显著。

2)德育校本课程发挥实效,学生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无违法犯罪,学年度学生思想品德综合考评合格率达到100%。

3)教学工作的管理、评估、检测和指导体系不断完善,中学70%以上的学生能顺利进入高中学习,各科A等率达到45%及以上;小学综合素质测试A等率32%以上,C等率96%以上;小学毕业测试“语文+数学”A等率25%以上,C等率97%以上。

3、教育科研

1)薄弱学科“基础+特长”的总体教学思路在全校全面实施,并形成科学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相关课题形成结题报告。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学教结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126高效课堂”模式,形成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3)完善校本研训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在“小班化教学”方面积累成熟的经验。

4)主动和名校、特色校结对子,有效开展联片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明显提升。

4、队伍建设

1)教师专业成长迅速,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增加,参加省级赛教和交流活动获奖人数有增加,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教师团队。

2)队伍稳定,人心向上。加强“三爱”和“四心”教育,积极开展“三比”活动。

5、特色建设

1)在纸艺特色学校建设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力争进入全省艺术教育示范校行列。

2)开发月季文化校本课程,建成2个特色项目、1项品牌活动,有理论支撑,有具体做法,有典型经验,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3)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明显,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6、基础建设

1)完成操场塑胶铺设、综合实验楼、北围墙、校大门、主干道、校园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2)学校功能部室建设和配置达到国家标准,学生课桌椅、宣传器材、体育器械按标准配备。

3)加强校园绿化管理,花园式学校、生态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细则”实施中的体会与问题思考

(一)实施中的问题

1、中学教学质量需要继续稳定,在这方面学校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2、家庭教育的配合不够,近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课外监管不上,家庭作业常常不能完成,影响正常教学,甚至出现学校一头热现象。

3、学生阅读量太少,已经严重制约质量的提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4、少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技能亟需快速提高。

5、实验教学管理薄弱,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完善。

6、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功能教室缺失,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反思与建议

1、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学校精神,也是未央湖学校办学致胜的法宝。我们要向创业初期那样,不惧困难,勇于克服,各项基础工作、特色工作和大项目都要“坚持”,相信一年会被一年更好。

2、加强学习。发展是硬道理,学习是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理念才会常新,发展才不失方向,才有动力。

3、管理转型。细则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感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要规范,要科学,就得从行政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今后学校将继续按照“六提升工程”建设好管理团队,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4、教师梯队。在一个组织发展中,“人”是关键因素。学校的发展需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教师团队,工作中我校深感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问题,体弱多病、“青黄不接”将是学校发展的最大危机。

5、设施建设。未央湖学校情况特殊,由于拆迁原因,导致学校硬件设施减少,现缺少多个教学用的功能部室,影响学校发展,建议中心能考虑学校综合实验楼建设。

以上是我校对“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细则”实施情况的评估及自查自改内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