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八中质量提升工程自查自评报告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412 发布时间:2013-12-10
长庆八中质量提升工程自查自评报告
长庆八中自2011年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以来,以此作为学校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契机,作为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并向高品质、高品位和现代化迈进的系统工程,规划安排,稳步推进,已近三年,自查自评,报告如下。
一、学校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的举措:
为了切实实施质量提升工程,长庆八中的具体举措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学校制定《方案》、《细则》和《规划》;第二层面是教学、教研、德育、管理等责任部门的具体落实举措。主要是:
1、学校按照中心《质量提升工程方案》的要求,制定了《长庆八中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细则》。
2、为了《细则》能够得到具体落实,又制定了《长庆八中课改深化实施办法》。
3、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将质量提升工程内容细化到了《规划》之中,分为教学、教研、德育和管理四个板块同时落实。现在总结,各部门取得成效的主要举措如下:
教务,以课程、课堂常规为主,有效举措主要是:
①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加强计划目标管理,推进质量目标阶段落实。
③规范课堂常规内涵,做好过程质量监控。
教研,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课改为主,有效举措主要是:
①“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引进推广,推进、深化课改。
②拓展型校本课程开发,夯实质量提升基础。
③以公开课为平台,研讨推进课改项目。
德育,以学生的精神、品质为主,做好质量提升的动力教育,有效举措主要是:
①优化家校合作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②序列化、递进式的养成教育。
③分阶段互相衔接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管理,以整体推进,周、月落实为主,有效举措主要是:
①计划管理,责任承诺。
②做好周(协调)安排。
③月度考核评价。
二、学校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形成的特色和亮点:
长庆八中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系统。从教育角度而言,已经形成了每年一届主题式师生全员参与的运动会、每年一届主题式班主任节、每两年一届主题式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每学期举办的家校合作学习班课程、学生的读书节、教职工定期举行的主题式读书交流会、主题教育系列、主题班会课、学生养成教育等项目;从教学角度而言,已经形成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开发拓展型校本课程、以“导学案”教学模式为主的课改深化、“一案四环节”的课改建模、以深化常规内涵为主的过程质量监控、以教学效率为主的公开课研讨、以小组建设为突破口的学习方式转变、阳光体育活动五个“1+1”和“2+1”体艺教育项目等,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经自查自评,自认为具有特色和亮点的主要有三个项目。
1、“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课改项目。主要是:
①参与年级、科目及教师广泛。四至八年级,除了音体美等少数学科外,大部分学科教师都参与实践。
②已形成了导学案编写的规范和要求,将成果编印成册。
③已形成了“一案四环节”的导学教学模式,正在深化,细化,提炼成果。
④小组(行政、学习小组二合一)建设,已将课改引向实质性的深化,如何提高小组学习效率,解决导学案教学的瓶颈问题。
2、家校合作教育项目,主要是:
①形成规模,针对性强。我校重视做好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以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26期家校合作教育学习班,重点是在起始年级和转折年级,即一、四、七年级。
②形成了课程体系。为期一周的系列课程,还将每学期两次的家长会纳入到课程中。
③参与面广。主讲课程的教师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不定期地请外地知名教育专家为家长集中辅导,班主任、学生干部也参与到组织过程中。
④内容丰富,生活化,有用。围绕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新的教育理念、优秀家长教育经验交流、教育方式的新信息等,班级成长、学业发展、好人好事、家教知识分享等为家长提供丰富的资讯和必要的指导,以促进家长教育素养的提高。
⑤形式多样,互动多,易接受。以多媒体、电影课程、演讲和讲座,利用PPT形式,互相交流等不同形式对家长进行多方面教育帮助。
3、体艺教育,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五个“1+1”和“2+1”项目,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三、精心打造精品课程、品牌活动和特色项目:
精品课程:在提升质量工程实施中,把课堂教学放在首位,采用校内公开课研讨、邀请西安市各学科教研员来校跟踪听课,诊断指导等方式,精心打造精品课程,形成了一批学科和教师群体,主要有:
1、小学低段语文课:杜敏、薛山苗、张海燕
2、小学低段数学课:薛洁茹、王琳、梁狄萍
3、初中语文课:李阳、祁荣、万华、张秀丽、方燕
4、初中数学课:张淑霞、游海燕、张颖、崔英俊
5、初中英语课:马悦、牛宏琴、赵冰、赵红梅
6、理化生课程:杨静、冯萍、王芳玲、陆凌睿
7、主题班会课:突出的班主任有王晓红、杜敏、齐瑜华、高瑛、付炜华、马陶、牛宏琴、张秀丽、万华、马悦、祁荣等。
品牌活动: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细则过程中,教育教学活动策划,坚持主题式、系列化、课程化,逐渐打造品牌活动,主要有:
1、班主任节系列活动。
为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展示班主任的精神风采,培养学生热爱班主任,增进与班主任的感情和精神连接,我们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了富有特色的主题式班主任节系列活动。活动期间,我们会安排1到2周时间,从开幕式到闭幕仪式,形成一个教育循环和班主任培训体系。主要活动有师生互动,主题班会活动、为老师表达心里的话,班主任论坛、班主任经验交流、参观游览等,树立班主任在全校师生群体中的重要地位和美好形象,促进班级建设。
2、阳光体育活动五个“1+1”和“2+1”体艺教育活动。
课程化:开设有篮球课、羽毛球课、乒乓球课、形体课和校队球类田径训练课。系列化:按照学段年级设计系列化活动内容。全员化:学生一个不少地全部参与。目标化: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3、主题教育活动:
我校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分为四个层面:一是晨会主题教育系列;二是重大节日主题教育系列;三是年级主题教育系列;四是班级主题教育(班会)。
晨会系列教育在每学期德育计划的安排中成为课程性内容,一般分为学校领导集体和学生代表演讲两个部分。学校领导的主题教育围绕我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两个核心理念展开,从规范学生行为到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形成了递进式教育结构。今年,我校结合陕西精神和延安精神教育,确定了18个晨会教育主题。每周一的师生演讲成为我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思想风景线。
重大节日主要指教师节、国庆、元旦、三八节、清明节、六一等节日,我们根据时政热点和传统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诚信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促进学生思想成熟和持续发展。
我们根据年级学生成长需要,在中学生中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主要围绕青春期教育、男女交往教育、理想教育、时事教育、诚信教育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
主题班会教育是在每周一下午一节课固定进行。班级根据学校教育要求和班级发展目标,开展多样性教育活动。公开主题班会活动提高了主题班会的质量,形成了我校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
特色项目:经过认真地自查自评,评价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的诸多项目,我们感到有特色的主要有:
1、“导学案”教学模式课改项目。①参与科目多、教师多,形成了继续深化的良好基础。②形成了编写导学案的规范要求。③形成了一批精品课程。④以小组建设为突破口转变学习方式。
2、经典诵读拓展项目。①课程化。②系列化。③主题化。
3、大阅读拓展项目。①教师有大阅读课程计划书。②学生有大阅读课程读书笔记。③评比奖励,每人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经评比有20%——30%达到优秀,规范,有质量,已奖励180人次。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我们经过认真地自查反思,认识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学校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中,过程性资料不够规范,不够齐全,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工作全貌和工作细节。
2、在工作推动过程中,阶段总结、提炼不够。
3、在课改深化过程中,教师在使用评价体系方面有差异,学生的自主性尚未得到充分地调动和发挥。
改进措施:我们认真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经过研究讨论,形成以下改进措施。
1、提升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继续按照《细则》和《五年发展规划》,更加规范地推进,规范要求,规范资料,注重细节,要求具体,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
2、通过这次系统地总结反思,我们需要加强阶段性的总结提炼,不断更新理念,形成明确的进一步工作思路、目标任务。
3、深化课改,不遗余力,抓住突破口,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学校继续坚持把质量提升工程当做教育教学工作系统来做,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立志长远,谋求发展,向高品质、高品位、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下一篇:质量提升工程自查自评报告编者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