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七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见闻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561 发布时间:2013-05-30
用信念践行高尚师德 用行动坚守一方净土
——长庆七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见闻
近期,中心在长庆七中举行了“名师大篷车”活动,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振奋。这里的教师平淡中蕴含着激情,这里的孩子朴实中充满了朝气,这里的课堂活跃灵动、充满创意,处处透射出一种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尤其是在中学部已经撤销、驻地油田单位逐渐搬离、生源由当年接近2000人急剧减少到今天不足300人的情况下,七中全体师生没有因为大环境的“颓废”而观望、等待、应付,反而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工作风貌,坚持“尽责油田职工子女教育”的服务理念,专注教师专业发展,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狠抓学生养成教育,优化育人环境。与其它学校不同的是,这里的年轻教师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成长欲望和表现欲望,让学校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学校始终以“焕发课堂生命活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着力推进以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变课堂结构,调整教学关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快乐地获取知识,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教师双主体”的高效优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升。
一、校园文化呈现新气象。走进七中校园,粉刷一新的楼房和精心布置的各个场所,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学校门岗两侧的墙壁上,分别有学校名师的介绍和每天值日的通报和点评;校园的宣传栏里有时政要闻和学校师生活动的张贴与介绍;教学楼的走廊布满了延安当地的红色文化;教室里图书架放满图书,黑板报有每个学生的成果展示和学习体会;办公室里办公用品整齐摆放,教师们或认真工作或与学生低声交谈;校园里孩子们快乐活动,所有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会让你感受到这是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学校;是一所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学校,是一所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学校。
二、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走进七中课堂,能发现许多特点:第一,教学理念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如二年级数学老师王雅婷,她在教学中,事先为学生设计了简单的“学习任务单”,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开展教学,重在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认识和理解,用较少的时间完成新课内容的学习,为学生练习和讨论节余了大量时间。王老师根据小学生特点,用贴近孩子生活和实际的“学习任务单”代替“导学案”,实行“先学后教”,这无疑是一种创新。又如韩惠慧老师在授课中,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学生表演时热情大方自信,不仅把握了角色人物的语言特点,还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心里都表演的惟妙惟肖,学生在表演中进行多元感悟,在表演中尝试合作交流。七中英语教师刘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图片、磁带播放、学生朗读、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形式不断创设学生学习语言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走进七中的课堂,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讲台上的“圣人”。学校一讲到底的课堂不见了,教师课前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整合课程资源,集中精力进行教学设计;课中走进学生中间,点拨答疑,重点讲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课后重点放在认真反思,重建课堂上。没有周末的加班加点和毕业年级的补课,各门课程开足开齐让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低段以“学习任务单”为代表的先学后教模式、小学高段以“导学案”为代表的先学后教模式在这所学校老师中间自觉开展。
第三,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现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小组同学非常投入和卖力地合作着,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争着说,抢着演,参与热情很高,一点都不畏生,思维活跃,真像是进入了热闹的“教育超市”。可以说,七中小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很出彩的,课堂内没有任何压抑和死板,到处呈现着宽松与平等,教师给了孩子均等交流的机会,五一班孩子发言时的大方自信、敢于质疑、敢于猜测的探索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整个课堂,没有学生会觉着无事可干,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在意犹未尽时听到了下课的铃声,师生双方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所有这些,都取决于教师课前的精心设计,自主活动怎么展开,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面对课堂随机生成的有效教学资源如何利用等都用心谋划,多方预设。
三、教研氛围浓郁。走进七中教师的评课议课现场,呈现良好的研讨氛围。首先,授课教师的课后反思,重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把握、实际效果和课前预设之间的出入、学生明白了什么、教学有哪些明显不足、如何改进等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整个课后反思的方向瞄准了以后的教学,在“向前看”;不是浅显的泛泛而谈,也不是单纯的“错误分析”式的“反省”,侧重点放在了课后重建上。第二,老师们的评课客观、公正。每位教师的发言,在肯定授课教师好的做法的同时,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不同看法,有的还会提出中肯建议。多数教师站在了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重点从关注教师的表现转为关注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做法在评课环节得到了延续。第三,老师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愿望。在座谈交流过程中,当中心领导问及教师们有什么问题和困难时,没有人谈个人生活和工作上的的困难。大家纷纷表示,类似这样的教研活动一定要多开展,他们渴望看到外面的课堂,看到他人的做法,从中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在油田基地大搬迁、学校规模急剧缩小的现实面前,七中这只年轻的教师团队,不抱怨,不停滞,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下,与时俱进,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这种精神正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心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