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党员干部学习推荐材料之三:做正确的事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573 发布时间:2013-05-06
做正确的事——领导者决策自我训练
在武汉,三轮车又叫“麻木”。1980年起,“麻木”数量日渐增多且横冲直闯,给武汉的投资环境、生态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带来不少的麻烦。仅1998年至2003年初,武汉市因三轮车违章引发的交通事故达2890余起,造成154人丧生,1400余人受伤。武汉市政府几次整顿“麻木”,均未见明显效果。2003年,武汉市提出以“依法整治、有情操作、回收车辆、帮助择业”作为处理原则,从5月20日起,拟在三个月内完成“禁麻”,然而到了5月30日,有证“麻木”已上交了99.8%。2003年6月24日,武汉市政府郑重宣布“麻木”时代结束,仅用35天就完成了原定工作计划。
本案例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作为领导者,需要从科学决策、制定计划、管理创新等三个方面对事实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真正地解决问题。
科学决策四个步骤
第一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哪些人?他们分别有怎样的需求?
任何一个重大问题的解决都会涉及与之有关联的人和事。案例中涉及的人有“麻木”车主及其家庭成员、“麻木”车的受益者、“麻木”车的受害者(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及“麻木”车受害客户)、投资者、广大民众,他们分别有自己的需求:“麻木”车主及其家庭成员的需求是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大都是“从农村进城的人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弱势群体,身无长技,“麻木”生意是他们全家的生活来源。“麻木”车受害者的需求是交通持续得到改善,自己的生命财产有所保障,而公交车、出租车司机的诉求则是不要再因为“麻木”的存在而无端地遭受损失。投资者的需求是良好的投资环境。广大民众的需求是良好的生存环境,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有秩序的交通环境等。
第二个问题:要满足民众的需求,我可以做的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领导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但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更要看到问题相关人员的需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配合与支持,重要的是要看解决方案中是否真正满足各方利益的需求。这时候作为领导者可以做的工作有两个选择:一是对“麻木”车进行有效管理;二是对“麻木”车进行取缔。对“麻木”车进行有效管理的依据是民众已经习惯“麻木”带来的方便,“麻木”的存在是公交、出租交通的补充。
对“麻木”车进行取缔的依据是武汉正在快速发展阶段,虽然“麻木”在武汉市的发展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城市交通已有了很大发展,“麻木”的存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交通工具的补充,但是它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了,只要适当调整相应的政策,目前城市的交通设施足以满足市民出行的要求;同时,取缔“麻木”也可以彻底解决其存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投资环境破坏、交通环境混乱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这样做,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决策能力是作为领导者的重要能力。在面对多个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领导者要做的是选出一个适合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除了在“有效管理”和“取缔”两种选择进行取舍外,领导者还要考虑每一种方案的优劣势和可能带来的结果,分析每一种方案需要投入的资源以及自己目前所能够承受的代价。“有效管理”方案的优势可能是一次性投入较少,仅增加管理费就可以了;它的劣势可能是交通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由于“麻木”继续存在,“麻木”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消极影响很难彻底消除。“取缔”方案的优势可能是一次性解决问题,不留后患,一时的成本会增加,但是长远看来是划算的;它的劣势可能是一次性投入大、“麻木”车主及其家人生存问题受到影响,很可能短时间内发生激烈冲突,要求政府无论从资金上、心理上还是工作部门协调上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问题:我可以做的最好选择是什么?
所谓“最好”的选择是在目前现有的情况下做出的最适合的选择,根据之前各部分的分析,他们发现要彻底解决武汉市的投资环境、生态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合适的选择方案就是“取缔麻木运营”。只是这个方案的选择会带来在“取缔”方案中的“劣势”的问题,这时候就看领导者的资源、能力和决心了。
充分准备打破困境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完整的计划是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的必要条件。这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可以做的是什么?在上述案例中,为整顿“麻木”,武汉市政府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确立工作原则,大力宣传。在工作中,执行人员坚持“依法整治、有情操作、回收车辆、帮助择业”的原则,并公开做出承诺:既代表国家意志,代表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同时又不忽视城市中的社会弱势群体。市、区、街、社区干部和公安民警、治安积极分子等组成5673个工作小组,工作人员总数达25000人。从5月19日开始,他们深入“麻木”车主家中,面对面地解释,微笑、耐心、周到地为“麻木”车主服务,说明政府的意图,消解车主的抵触情绪,请求他们的理解支持。这些既显示出政府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也让“麻木”车主看到了政府整顿环境的决心,所有这些工作,都为今后的“取缔”行动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其次,完善立法,使政策法律化。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了1998年颁布实施的《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随即获得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的批准,并向社会公布。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的批件为“取缔”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使行动有法可依,切实保障了行动的顺利进行。
再次,进行摸底排查,为“取缔麻木”做好准备。3月,武汉交管部门对全市的在册“麻木”进行了一次免费审验,摸清了具体的数据。财政部门多方“筹措、调度”,准备了近1.5亿元的“赎买金”。摸底排查为政府下一步调动与整合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而1.5亿元“赎买金”的准备则为下一步行动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四,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武汉市制定《解决正三轮摩托车问题维护稳定工作预案》,执行机构进行“认真演练”,以应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为下一步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做好了组织准备和人力资源准备,确保对于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保障“取缔”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新,达成新平衡
一项新的政策得到落实,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出现新的问题。对于新问题做出快速反应,促进社会环境达到新的平衡,对领导者而言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面对急需解决的系统平衡问题,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达成新的平衡,需要对原有的政策做出怎样的调整?
为解决“麻木”问题,武汉市做出了两个方面的政策调整,既保障了武汉市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又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及民众出行的问题:
第一,制定相关政策,确保“麻木”车主的生存问题。“禁麻”前后,武汉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1:1.5比例为有证车主筹集3万个就业岗位。并在城区所有职业介绍所、劳动力市场开设专门窗口,为车主介绍工作。“麻木”们交出“麻木”后最急需解决的就是他们的生存问题,而职业介绍以及职业岗位的提供能够切实保证这些失去“麻木”依赖的弱势群体能够继续有尊严地正常生活。
第二,做好相应政策调整,确保市民出行方便。武汉市出租车的价格在不改变价格水平的前提下,采用“分段计价”的方法,将原来8元的起步价下调为3元,起步价所包含的公里数也相应地缩短,每公里单价还是1.4元。与此同时,公交线网在“禁麻”的同时也作了调整。一些偏远的社区和公交线路偏少的街道,增加了新的公交站点。一些间隔过大的公交站点也适当缩短了间距。有些公交线路适当延长了营运时间。相应政策的调整确保了市民出行方便,这解决了“麻木”的消失所带来的交通不便。
有了以上各项思考和准备,再配以切实可行的“赎买”方案以及高效的执行队伍,武汉市得以在35天就完成了原计划3个月的告别“麻木”工作任务。
这个案例也为领导者提供了一个领导力自我训练的思路,支持领导者将有效的思维方法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发现真正的问题,避免决策失误,全面提升领导者的各项能力。(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蒋建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