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在咸阳子校进行教学研讨活动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659 发布时间:2013-04-15
2013年4月11日下午,中心在咸阳子校进行初中英语和数学教学研讨活动。中心王新民副主任、教学指导室全体人员、咸阳子校所有领导和教师近40人全程参加了活动。

活动分两阶段举行:第一阶段分别由咸阳子校初中数学教师刘民英、初中英语教师杨天君和省教学能手、中心学科带头人辛湘妮老师及中心教学骨干游海燕老师分别作了一节展示课;第二阶段进行课后反思和评课议课。
本次活动的突出特点是:
一、按需送课。活动科目根据学校要求精心安排,重点研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学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结合这两门学科研讨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二、同课异构。同科目的教师全部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上课,便于听课教师比较分析,体会学习从不同角度处理教材、组织实施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了评课议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常态展示。教师上课内容提前一天告知,按照学校实际进度进行。保证了上课过程的真实性,杜绝了花架子或虚假热闹,减少了作秀成份,提升了教学活动的可信度。
四、效果明显。首先,四位作课教师展示了目前中心和相关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体现了教师的多样化角色——引导者、设计者、参与者。其次在评课议课环节,咸阳子校教师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大家围绕导学案的编写、重点难点处理、教学细节把握、以生为本理念落实等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还就 “教师教学语言如何做到精炼和准确;如何将教材上的习题进行改变后编入导学案以减少学生抄袭;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做到教材、教辅资料与导学案的合理整合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种以名师和学校教师结对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引领学校校本研修活动深入开展产生了良好带动作用,参与的每一位老师都深感受益匪浅。

通过深入研讨,大家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年龄不是影响课改的主要因素。咸阳子校杨天军老师年龄近50岁,依然坚持课改,他的教学从导学案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环节把握,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到教学目标的渐次完成,无不给听课教师以深刻的启示。
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学习。

三、引导学生有效互动,合作学习。第一,实现有效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而不是一味机械性的模仿。应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第二,给学生明确、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成长。
四、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师的帮助下,要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不同的起点上都能获得最大限度发展。
五、挖掘教学资源,培养学习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知识很重要,但教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更为重要。辛湘妮老师在实验教学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尝试,让学生们感到新奇和有趣,也给听课教师很好的启迪。

时间虽然短暂,但这次的活动非常成功,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提升了教学教研能力,激发了他们的课改热情。也为本校以后的教研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促进了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化。
上一篇:长庆八中召开九年级月考成绩分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