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中荣获第五届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称号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691 发布时间:2012-10-31
六十六中荣获第五届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称号
2012年10月24-27日,全国中小学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河南郑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举办。会上,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中心所属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荣获第五届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称号,并作为2012年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材料交流。

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创建于1959年,属公办完全中学。2005年经长庆油田和未央区政府联合改造为一所独立高中,形成了企地共建、联合办学的新格局,并纳入陕西石油普教管理中心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131人,教学班26个,在校学生1150人。
学校地处西安新北城经济开发区凤城四路。随着新北城的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的北迁,学校所在地已由城乡结合部变为繁华闹市区,门前是交通要道,车流量大,周边往来人员多,情况复杂,不可控因素较多。校内有食堂、公寓、开放性场馆,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联合办学以来,学校领导始终把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作为学校办学的首要目标。平安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把安全意识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始终,并且肯动脑筋、想办法,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确保校园平安的长效机制。从2005年企地联合办学至今,师生校内外不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和谐优良的校内外环境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整体办学质量显著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六十六中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2008、2009连续两年被西安市经开区公安分局评为内部治安保卫“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陕西石油普教中心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奖励。
建立了全方位、全天候、全员负责安全的责任机制。学校提出了“人人有安全责任,时时有安全意识,处处有安全防范”的工作要求,力争建立全方位、全天候、全员负责的安全责任机制。“全方位”就是设施设备、教育教学活动、交通、饮食、消防、周边环境治理等从硬件到软件、从静态到动态,事事讲安全;“全天候”就是建立常规化的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特别是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巡查,以及重点时段、敏感时期加大值班力量和巡查检查力度;“全员”就是从领导到全体教职工到学生,全员参与培训学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和教育,从部门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到要害部位管理员、班级安全员,明确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平安校园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年拿出10多万元对安全工作单独考核,奖惩兑现。
建立了常规的检查、排查、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和隐患是有效防范的前提。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六个一”工作法:即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每日一巡查;学生人身安全每周一排查;全校安全每月一次大检查;每季度一次汇总评估,每学期一次总结讲评;每年一次考核奖惩兑现。所有检查汇总讲评奖惩都登记归档,建立完整的安全工作资料。如《学校安全管理常规检查记录本》、《安全设施设备购置、维修、更换台帐》、《安全稳定工作会议记录》等。
建立了行政例会安全形势分析预警机制。祸患多起于麻痹,事故多发于疏忽。敏锐的安全嗅觉和意识是安全防范的关键环节,在第一时间预警并发出防范信号是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前提。
学校每周星期五召开工作例会,安全工作都是每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要在会上进行近期安全通报,分析校园内部及周边安全形势,指出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安全苗头和隐患,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引起大家对周边环境变化的警觉和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的重视,并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
2010年秋冬,学校对面尤家庄拆迁改造,拉土车晚间开工,刚好与学校下晚自习时间冲突,对下晚自习回家的学生造成很大威胁,校领导马上意识到问题,及时出面与施工方联系错开时间拉运,得到了施工方的理解支持,保证了整个冬天学生晚自习后的行路安全。
2009年夏,学校门口两边人行道施工后,不能及时恢复通行,放学后学生只能走机动车道,造成很大安全隐患。校领导立即出面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联系,晓以利害,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建立了周边安全事故的快速响应机制。学校高度重视对周边、本地、临时突发的校内外安全事故立即做出响应。一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课间操、国旗下讲话等方式立即进行通报,引起师生警觉。二是对事故进行分析,反思本校是否有类似的安全漏洞;如果有,立即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三是以此为契机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这种案例通报和教育相结合的快速响应机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打消了师生的侥幸心理——在别的学生身上发生的事,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在别的学校发生的事,也可能发生在我们学校。例如周边某中学高一女学生被渣土车轧死事件,学校立即在课间操进行通报,引起全校师生的警觉;福建南平3.23事件、4.28广东雷州事件,4.29江苏泰兴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购置警用钢叉、警棍、增加保安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校园安全。
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安全防范是系统工程,单一的防范措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把人防、物防、技防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学校每年从紧张的办学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加强技防、物防的力度,重点要害部位安装了红外线监控、监控摄像头、加装围墙铁丝网,要害部位、投掷场地防护网等;同时加强全员安全培训、考核、责任追究;对学校的夜间值班做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具体到几点几分干什么等……技防、物防必须与人防有机相结合,才能有效确保校园的平安。
建立了校园冲突逐级缓冲机制。师生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同事之间难免有一些矛盾,有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就会演变为激烈的冲突乃至造成一定的伤害。逐级缓冲机制就是:上一级是下一级的缓冲机构,机构负责人就是缓冲责任人,实行逐级缓冲。学校要求缓冲责任人肩负起应急缓冲的责任,在下级出现冲突的时候立即介入,制止冲突、隔离冲突双方,转移冷却、耐心沟通化解,避免矛盾冲突进一步升级,为妥善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曾有一家长因孩子上学问题一时冲动与班主任发生激烈争吵,年级组长闻讯立即介入,亮明身份,隔离双方,让家长跟自己谈。家长情急又跟年级组长争执,情况反映到德育处,德育主任立即介入,让家长跟自己到办公室。家长说要找校长,主管副校长又介入。逐层缓冲之后,家长情绪渐渐平复,最后通过良好的沟通解决了问题。
建立了制度与案例、教育与演练相结合的安全教育机制。师生安全教育是警钟长鸣的基础工作,学校坚持做到常规化、制度化。在操作上把制度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常规教育与定期演练相结合,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每学期第一周是安全教育周,第一周星期一安排升旗演讲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重要节假日前印发告家长书,提醒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管理;定期举办交通事故、消防逃生、地震避险、疾病预防等专题教育展览;利用每年的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排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逃生、疏散、紧急避险等应急演练活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建立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学校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排查、筛选、建档。对问题学生建档跟踪,会同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利用咨询室、咨询电话、网络等进行心理辅导和调节。开发《学生心理自我调节与咨询》校本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群体心理辅导。利用大学和专业机构资源,请专家到校做心理报告,开展感恩、亲子沟通等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同时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制定突发心理问题的预案,确定人员、工作原则和程序。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转介治疗、防范监控。
建立了积极主动、警民共建的定期联系机制。通过积极工作,学校能较好的解决内部的安全问题,但要解除外部的安全威胁必须依靠和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安全资源,加强与当地派出所、公安局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常态化的警民共建联系、联动机制。
多年来,学校在涉及学生安全的问题上,学校不等不靠不怨,积极切实加强与当地派出所、公安局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主动及时沟通汇报情况,定期联系分析周围安全形势,积极主动寻求支持,充分发挥城市在公共治安方面的优势,解决了诸多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也治理了社会闲杂人员对学生安全的威胁,帮助查究了一些违法违纪行为,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确保了学生和校园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