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八中开展中小学教师“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实施办法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2059 发布时间:2012-06-11
为贯彻落实陕油教发〔2012〕12号(关于印发《开展中小学教师“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我校校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家校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长庆八中开展中小学教师“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实施办法》。
一、活动主题:走进家庭、携手育人
二、指导思想: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大家访活动以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群关系为目标,密切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把握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成长表现,积极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辅导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家长和学生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共同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
三、组织机构:成立“大家访”专题活动工作机构。
由校长朱克强任组长,书记刘少阳、副校长王华、刘冬梅为付组长;各部门主任和年级组长为组员,形成网络化工作体系。
学校工作机构负责制订学校大家访活动的总体方案,对活动提出总体要求,并对实施大家访活动的人员做分工,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做检查、指导,并做好经验总结汇总及相关宣传报道。
校办负责落实学校领导集体家访情况的资料统计和工作提醒;德育处负责对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家访资料落实;教导处负责对全体教师的家访资料落实。通过学校校务会,定期反馈家访活动的进展情况,接受学校专题工作组的指导意见。
四、工作目标
1、“两个”走进去。开展“教师进家庭,家长进校园”活动,密切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促进教师与家长关系更融洽,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和谐,家长与子女关系更优化。
2、全员都参与。大家访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对全体学生家庭有计划地实施家访方案。
3、坚持“五不准”。大家访活动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索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4、做到“六知道”。学生和家长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的表现情况,教师知道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搞好家庭教育,学校知道社会和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5、重“八必访”。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留守学生家庭、单亲学生家庭、行为偏常学生家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残疾学生家庭、近期发生了重大家庭变故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并建立回访制度,做到家访工作常态化。
五、主要举措:
1.登门访问。家访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学校行政干部参与的方式进行。班主任在没有课的情况下,可以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给年级组长说明情况,安排其他教师临时代理工作后,在德育处履行登记手续,方可拜访。
2.电话沟通。通过电话直接与家长交流、沟通。在学生未按时到校、发生意外事故、患疾病等情况下,及时与家长联系。
3.信息传递。利用校园即时通家校教育平台以短信形式向家长传递相关教育信息。个别学生的特殊教育问题也可以书信方式与家长沟通。
4.家长到校交流。班主任、任课教师有针对性的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进行面对面交流,对学生阶段性成长做双向沟通。
5.召开家长报告会。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在期中、期末考试后,举办学校、年级或班级家长教育专题报告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
6.设立家长开放日。设立家长开放日,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工作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7.举办家长学校。结合年级学生成长需要,定期举办家校合作教育系列课程,邀请年级全体家长来学校参加培训,传递学校办学的相关信息,交流子女教育的方法和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8、不定期下发《告家长书》。对学生在校健康教育情况、重大节日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活动等内容以《告家长书》的形式联络家长,让家长知晓学校工作进展的情况。
9、主题班会观摩。班级设计开展的教育活动中,可以邀请家长到场观看和参与。比如感恩教育活动、学习经验交流、评优竞选等活动都可以请家长参与指导。
六、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个管理干部和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和主动服务意识,将家访作为增进家校互信、树立良好师风、促进教师成长、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校长是大家访活动第一责任人。
2.紧扣活动主题,力求活动实效。活动围绕“走进家庭、携手育人”的主题,采取领导带头家访、班主任普访、科任教师联访等形式,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实施。
家访要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同时学校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对在家和学校发现的问题,要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确保家访的有效性。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注重交流的方式方法,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创设和谐氛围,切忌告状式家访。
3.及时总结反馈,加强过程管理。家访后,要对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认真填写《家访手记》。同时,要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并做好家访信息保密工作,以切实维护学生及家庭隐私。要抓好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并开展家访日记和家访调查报告征集评选、家访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家访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总结经验,培养典型,不断提升育人整体水平。
4.重视家长心声,改进学校工作。要在家访活动中注意收集、整理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实际,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与解决办法,改进学校工作,积极回应家长。
5.强化督查考核,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对家访活动的督查和指导,将家访工作情况纳入教师师德档案、业务档案和教师师德考评、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内容之一。着力构建家访长效机制,建立家访登记、考核和特殊学生家庭跟踪回访制度,完善家访工作方式方法,推动教师家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把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对年级工作的考评中。
6.抓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年级要充分运用简报、广播、网络等媒体和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报道本年级各班教师家访活动情况和家访中好的经验做法及先进事迹,营造家校共育良好氛围。
7、确保家访的实效性。每学期学校领导集体成员家访不少于15人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不少于10人次,任课教师家访不少于5人次。凡家访必须填写《家访手记》,并定期进行情况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