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学案和学习小组建设情况的汇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994 发布时间:2012-05-10
关于导学案和学习小组建设情况的汇报
长庆未央湖学校
一、本学期课改内容
1、从理念层面上讲推行三种模式:在初中段推行“学教结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小学高段推行“学教结合、师生互动、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小学低段推行“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
2、从操作层面上讲实行三种形式:在八年级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在七年级实行高效自主课堂模式;小学高段在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使用“预习案”,启动学生学习评价工作,试行“课堂四环节”(目标展示—预习评价—学习新课(体现教学相当)—监测评价),以便实现和中学高效自主课堂的有效衔接。
3、课改主题: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稳步推进。
4、课改管理:研究问题,完善方案,理念不改变,信心不动摇。
二、关于导学案
1、对导学案的认识:是剧本,是学生学习、讨论的基础和平台;它不同于教案,是课改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对导学案、预习案的认识:通过召开座谈会,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导学案、预习案很有必要、效果明显。
学生对导学案、预习案的认识:通过问卷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对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课前预习有好处,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所做的工作
(1)七个要求:要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要为学生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要注意不能将“导学案”编成习题集,更不能照搬教辅资料;要按课时进行,要与教师上课同步;要提前三天编写出“导学案”(电子版),以便讨论、修改和定稿。
(2)编写格式变化情况:
|
项目 |
容量要求 |
页眉设置 |
正文字体字号 段落行距 |
总结与反思 环节 |
页脚设置 |
|
2011年9月-11月 |
A4纸2-4页三案合一 |
长庆未央湖学校 中(小)××学科(××版)第×册导学案 编号:×× 编写者:××× 审核:××× (宋体四号,居中) |
仿宋五号 固定值 18磅 |
本节课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感到自己有待加强的是 |
第×章(单元)第×节,页码(居中),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
|
2011年12月-2012年2月 |
B5纸 三案合一 |
补充了时间 |
宋体小四号 固定值 18磅 |
学生课后反思、教师课后反思 |
页码(居中) |
|
2012年3月 |
同上 |
同上 |
无要求 |
课后反思(学生、教师各写) |
页码 |
(3)导学案的编写、审核、印刷、发放环节:
主备人→备课组长初审→主备人修改→教学管理人员初审→主备人再次修改→教学管理人员审核→打印室→任课教师→学生。
3、“导学案”使用的基本流程:按素质教育和减负要求分为两种,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提前发放(上课前一天)→ 课堂使用→课后反馈→整理成册;思品、历史、生物、地理四科,当堂发放和使用→当堂自学、讨论→当堂检测反馈→整理成册。
三、关于小组建设与评价
(一)小组建设
1、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照“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将每班的24人分为4个学习小组。
2、每个小组按照最近一次的考试成绩理出两名成绩好的、两名成绩较好的、两名成绩有待提高的同学,分别命名为A层、B层、C层。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3、组内座位的排法是,A层两名学生相向坐在中间,BC层四名学生相向分别坐在两边。这样的座位排法,便于A层学生对BC层学生的帮扶与辅导。
4、每个学习小组都要有自己小组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以及自己小组激励性的语言。
(二)小组评价
1、实行学习小组晋级制:小组每满300分上升一个等级,等级区分为:
一星组、二星级、三星组、四星组、五星组、六星组;
星月组、上弦月组、下弦月组、圆月组;
太阳组;星空组;太空组;宇宙组;天宫组。
2、实行个人晋级制:个人每满100分上升一个等级,
等级区分为:五等小童生、四等小童生、三等小童生、二等小童生、一等小童生;三等小秀才、二等小秀才、一等小秀才;四等小举人、三等小举人、二等小举人、一等小举人;小探花、小榜眼、小状元。
3、晋级程序:按照个人积分的不同,采用等级制依次升级,达到升级所需的分数,即可升到相应的等级,个人积分每满100分时,自动升为上一个级别,小组积分每满300分时,自动升为上一个级别。
4、小组展示时,C层学生展示正确得5分,B层学生展示正确得4分,A层学生展示正确得3分。鼓励BC层学生展示,展示得分由另一小组的组长打分,打分的原则是客观公正。
5、下课前,由老师进行二次打分,赋分分值5、4、3、2,主要考虑小组合作情况,周末小结。
6、学习小组导学案的评价,上课前将导学案收上来,简单批阅,视正确率和书写整齐程度打A、B、C、D四个等级,分别赋分5、4、3、2,周末小结。
7、任课教师对学生当天作业进行等级评价,以A、B、
C、D等级呈现,赋分5、4、3、2,周末小结。
8、每周五下午将各科分数汇总,超过20分者,本人相片在晋级榜上上一格,小组平均分最高者,发给奖杯,保持一周。
四、存在的问题:
(一)导学案方面
1、导学案的格式不能限制的太死。
2、导学案的编写质量不高:一是没有按要求编写(内容、程度、如何学等);二是没有完全考虑到学情。
3、教师的观念需进一步改变,与学校要求同步。
4、导学案、预习案的编写费时、费纸张。
(二)小组建设与评价方面
1、学习小组成员没有分工,或有分工,但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清楚,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2、课前、课中、课后小组怎么学习,要求不甚清楚,小组发言人的观点不是小组集体的观点,小组缺乏全面展示的平台。
3、学习小组评价的方式与手段单一,重个体评价,轻小组整体评价,有时不好操作,量化不准。
4、小组展示时,为了给自己小组挣分,小组成员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得分上。往往是A层学生展示的机会多,BC层学生展示的机会少,甚至是个别C层学生没有展示的机会,有可能造成A层学生更优,C层学生与AB层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上一篇:立足校本 努力探索 稳步推进
下一篇:从说课、作课到高效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