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英雄模范人物引领学生走向精神高地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043 发布时间:2012-05-10
英雄模范人物引领学生走向精神高地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校园文化,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认识整合功能。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近几年,我校开展了以学习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系列活动,让英雄模范人物引领学生走向精神高地,逐步形成了我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一、目标和思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模范人物总是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因为他们之中,有的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有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或学术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为国家、为民族赢得了荣誉。但由于社会一度把英雄人物宣传成了“高大全”,让人们敬而远之,高不可攀,结果适得其反。改革开放几十年,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祖国日益强盛,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信仰危机、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现象,特别在一些青少年当中甚至有鄙视崇高、歪曲英雄的言行,学生们把武打大侠、娱乐影视明星奉若神明的现象比较普遍,现代文学作家郁达夫在鲁迅先生逝世时曾经沉痛地说过:“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知珍惜,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为学校,我们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贯穿到学生教育当中,用英雄模范引领学生走向精神高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实践方法与过程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好该项活动,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德育活动跟进,课堂教学渗透,力争做到全员参与、贴近实际、潜移默化、延续深化。
1.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常态化
从2009年咸阳革命烈士陵园建成之后,每年的清明节,
我们都精心组织一个年级的学生前去瞻仰学习。
咸阳是光荣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
史地位,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咸阳儿女矢志不渝、奋斗不止,以魏野畴为代表的3000多名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为国捐躯,以罗沧海为代表的2000多名烈士在保家卫国、反恐平暴、抗洪抢险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值得我们纪念。他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远激励着后人。
位于咸阳市吴家堡转盘以北的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
英雄墓碑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庄重而肃穆、英雄们英勇奋战的浮雕栩栩如生,纪念馆里各个革命历史时期英雄的事迹图文并茂,并配有生动的讲解,还有战争时期战士们简陋的生活战斗用品实物陈列,同学们通过纪念碑前的集体献词宣誓、向烈士墓碑敬献花环花篮小白花、听讲解、看图文,种植松柏,深切感受到了英雄的崇高伟大。理解了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美好生活人民创造的道理。体会到了英雄的崇高地位和永垂不朽。对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2.扎实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每到清明时节,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门部署的网上祭英烈活动,让学生通过网页浏览,了解英雄人物的相关事迹,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并让同学们一一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号召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加网上祭奠活动:在网上鞠躬、网上献花、发表感言等。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感言抄在纸上,并把他们的感言粘贴在班级的宣传栏,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好好珍惜今天,并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了解了更多的英雄人物,而且还有自主选择、评价、感悟,比集体学习更具个性化和深刻性,许多学生通过该项活动有了自己的崇拜偶像,并矢志效仿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3.“感动中国人物”的学习延伸活动
自从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开始以来,我校连续几年动员学生收看,办专栏介绍、开班会讲解他们的感人故事,写感悟,谈收获,有的班级开展寻找身边的感动活动,并仿写颁奖词,形成学先进榜样的氛围。我们还在期末评比中,选出智慧、劳动、助人、才艺、巧手等学校的明星,为他们隆重颁奖;还进行“每月一星”的评选,张榜表扬,并利用成长记录袋的作用,让学生展示自己成长中的成绩、进步、收获。从“大感动”到“小榜样”,形成浓烈的先进氛围,熏陶感染。
4.组织收看“双百人物”光盘
2009年,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随后,他们的事迹制成了光盘发行,我校利用班会、队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收看,发挥了光盘形象生动、易于青少年接受的优势,让他们认识了解了双百人物,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通过收看,他们深刻理解了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激发了爱国精神,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提升了境界。我们油田子弟学校,还进一步延伸扩展了对王进喜的学习活动,布置了“听爷爷讲王进喜”的任务,传承石油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发行以来,我校认真坚持给学生播放,同学们在影片中既认识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政治家,又了解了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还领略了聂耳、冼星海、詹天佑、蒋筑英等音乐家、科学家的爱国情怀,结识了小兵张嘎、潘冬子等少年英雄形象,了解了中华文明史。既增长了知识,又接受了教育。我们还组织同学写观后感、开影评会等,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得到更大收益。
三、初步成效及体会
经过几年的坚持,我校大多数学生志趣高雅、品德优良、行为规范,学校教学质量在咸阳渭城区一直领先,学校还获得各级质量奖、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对学生来讲,具体表现在:
1.爱国主义精神浸润心田
英雄模范人物的共性是爱国爱民、无私奉献,他们用生命或才智尽忠于国家,尽忠于人民,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态度在他们的事迹中得到体现,学生们通过学习就明白了爱国的真谛,爱国有时候是血染疆场,有时候是在本职中做到最好,这些认识,使爱国主义不再高不可攀,每个人如何爱国,学生们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2.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标杆
青少年正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作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给学生灌输主流价值的东西,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喜欢什么、追求什么,不可以听之任之,要加以引导,英雄模范人物就是他们的榜样,就是他们的人生标杆,虽然不可能人人成为英雄模范,但多数学生心中有英雄,崇拜模范人物,心向往之并且努力学习了,就能具有远离低俗的一双慧眼,就会是一个好的公民,我们的学生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成功所在。
3.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对英雄模范的学习敬仰,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强大动力,许多学生以自己崇拜的人物为榜样,把他们的话语当成座右铭,勉励自己立志成为他们那样出色的人,刻苦努力,发奋图强,品学兼优的学生越来越多。
从我校该项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活动中我们体会到:把普普通通的活动落到实处、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果,虽然我们创新不多,许多活动各校都在展开,但是我们一坚持就是几年,不跟风,不动摇,一抓到底,自成体系,就形成了我校独有的东西。另外,活动要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需求,切忌生硬灌输。今后我们要努力从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