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未央湖学校“七项举措”推动课改深入开展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637 发布时间:2012-02-28
2012年是石油普教中心确定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长庆未央湖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心课改推进会精神,积极谋划学校课改工作,制定课改推进方案,明确课改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细化课改措施,确保了学校课改工作有序、稳妥、高效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课改任务。为保证课改顺利实施,该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在深入分析学校课改现状和学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庆未央湖学校课改推进方案》,确定了课改1553总体思路、七大课改目标任务、课改推进步骤和办法,并于2月17日下午召开了主题为“改变学习方式、构建活力课堂”的课改推进会,校长何胆孝向全体教师提出了“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稳妥实施,稳步推进,学习交流,反馈提升”的总要求。号召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活动中,以课改提高质量,在课改中提升能力水平。通过以上措施,为持续推进课改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二是多形式开展课改实践,拓宽深化课改内容。本学期,该校在八年级继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在所有学科中推行导学案;在七年级继续推行“126高效自主课堂”模式,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高段积极探索“学教结合、教学相当、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试行“课堂四环节”教学,在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使用预习案,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在小学低段积极探索“学教结合、以教导学、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初步建立学生学习评价机制。通过各学段课改的推行,以实现和中学高效自主课堂的有效衔接。

三是转变课堂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转变评价方式是推进课改的有效手段,该校要求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通过多元化激励性评价,激活学生思维,树立学生自信心,真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继续推行学生综合评价晋级制,通过教师课堂评价、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对学生课堂表现、纪律和作业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激励,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每周、期中和期末评选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值日和值周班长、各类优秀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提升学生荣誉感;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以评价学生学习为主的评教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变成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四是加强课改帮促指导,研究破解课改难题。为有效推进课改,该校要求管理层人员每周深入课改班级听课至少10节次,重点检查课堂是否贯彻“126高效自主课堂”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是否得到有效转变,学生是否全部参与课堂活动,C层学生是否在进步和提高等等。听完课后,要与任课教师及时交流,以改进不足;每月坚持召开一次课改推进专题会,由任课教师对照学校课改要求,总结反思阶段教学工作。与会人员集思广益,分析解决课改中产生的共性及个性问题,确保课改持续、健康、有效推进。
五是加强校本研训,提高教师课改水平。教师的课改水平是推进课改的关键,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该校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石油普教中心和未央区教育局开展的“专家引领”、“阳光师训”、“ 送课到校”、“联片教研”、“岗位练兵”等活动,通过精选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网络培训,开展让外出观摩的教师上“汇报课”、让有特色的教师上“展示课”、让“名师”上“示范课”、让新教师上“达标课”、让全体教师上“自诊课”等活动,落实课改新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定每周两次学科组活动,研讨教材、商讨导学案的编制,开展评课议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创小教研和大教研相结合、规定活动和自主活动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新模式,提升教师的课改意识和水平,实现“在研训中提高,在课改中成长”的教师培训目标。
六是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推动课改深入开展。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该校申报了石油普教中心立项课题《变“讲堂”为“学堂”主要措施及典型模式研究》、《体育、艺术等学科“基础+特长”教学与评价研究》和省级立项课题《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供教师实践研究。要求教师按照“学教结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理念,“课堂教学新十条”的要求,以及“学习、实践、交流、改进、提高”的研究思路,大胆进行实践研究工作,并要初步形成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在全校推广,以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目前有42名教师参与了三项课题研究。同时,学校还要求每名教师要在学校立项课题下,确定一个子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以大面积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七是抓好课改配套建设,助推课改健康发展。课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抓好课改配套建设,该校继续深化班级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营造积极向上学习氛围;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坚持“分类推进,优化效益”的原则,合理配置小组成员,形成“自主探究、互帮互学、全面提高”的学习机制,提高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效率;开展学生阅读研究,开设阅读课,开放阅览室和图书室,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全面开放课堂,为教师的交流、学习搭建平台;抓好“到校即学”工作,落实《学生到校即学管理方案》,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教师监控、学校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行“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提高、自主发展”的五自主管理模式,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抓实课改配套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课改深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