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益 润物无声----《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学习体会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2932 发布时间:2012-01-19
读书有益 润物无声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学习体会
教育管理部 李永奇
【学习索引】:今年中心机关党支部为全体党员下发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本书,闲暇之余,细细翻阅,感受颇深。
本书围绕国内外读者共同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历程中的重大问题,用讲故事、讲道理,从历史角度做出深入的思考,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的历史轨迹和执政理念,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13个谜底,并对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做出了深刻的剖析,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共产党。
这本书用“问”的方式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问题,用“答”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构造新颖,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形象,用了不少论证方法,使得文章更加具体,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
【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了解了党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了党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也了解了党多年来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
从内容安排上,这本书牢牢把握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通过提出和回答我们党成立90年、执政60余年来的13个问题,用生动通俗的写作风格和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揭示了我们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揭开了我们党在90年的历史征程中永葆先进性的谜底。
从编写选题上,切入点好,抓住国际的关切,体现国际的期待,从面向国际社会进行推介和传播的角度看,要讲述中国共产党的能。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加上新媒体及其运用的迅猛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也要求我们创新党史教育的思路与表达。要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故事,用严谨缜密的逻辑和纵横往来的比较,来实现主题突出、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目的。
从思想表达上,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作了富有说服力的回答: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任何磨难都能克服;二是立足国情,从本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人文环境等各方面入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挑战变成机遇、化风险为成效;三是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超越自身,才能使一个执政党在各种风险、挑战、问题面前从容应对。这三条在探寻世界范围内政党轮替的规律方面是有借鉴意义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有失误和悲壮。我们必须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史实。本书的特点就是用史实说话,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轨迹。寓史于理,史论结合,坚持以事实说话,用故事来讲思想,用史实来阐明真理,以鲜活的文字、生动的事例激发了读者阅读的热情。
【工作思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何能屡创奇迹?是因为她能坚持、能担当、能自省、能宽容、能创新。
品读历史,感悟今朝,我们深知重担依然在肩,道路依然漫长,但我们坚信,经历过徘徊,探索,前进,奋进中的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的克服种种困难,跨越种种障碍,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秀品格,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端正思想,履职尽责,注重学习,强化素质,与时俱进,提高本领,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增强对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知识的了解,坚定政治立场,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只争朝夕”的工作作风,在日常生活中,争先创优,在创先争优中争当先锋,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中,在工作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中,具体来说,就是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直接的途径,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熟悉党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认识和情感;形成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劳动意识、荣辱意识等,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些课程的德育功能,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其他各科教学也要认真挖掘学科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的结合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够走进教材,走进课堂。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方面,教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吃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准要点。同时要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适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和教育者,带头实践教师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理论要求,真正提高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重视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才干、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学校要逐步建立中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要结合新的形势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基础上,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桥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
四是重视校园文化在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的、适合人们身心特点的环境,能够让身处其中的人们身心受到陶冶,对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各种不良思潮对校园进行严重侵蚀的环境下,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结合实际,大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提供高雅、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文化。
上一篇:龙年大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