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美情浓的酸汤面
所属分类:党建工作 阅读次数:268 发布时间:2024-11-22
西安泾河工业区中心学校七一班学生 高珂艺
故乡,是魂牵梦绕的远方,总是悄悄地躲藏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等待最温馨的时刻,出现在眼前。
——题记
“面好喽,快来吃饭!”
一碗酸汤面,承载着我对故乡最深的思念。
秋日的阳光穿过零星的树叶,洒在金黄的落叶上;又穿过轻纱般的炊烟,染黄了玉米。门口卧着的白猫,伸了一个懒腰,露出雪白的肚皮,此刻,也被染成了金色。
奶奶的背影似乎又佝偻了不少,但秋日的阳光,又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尽显挥不去的温柔。
每一次回家,奶奶都会提前做酸汤面,早上五六点起床,开始和面,揉面,擀面,切面,煮面,熬汤……然后,一股浓浓的酸汤面的香味就弥漫在小院。爸爸这时总会笑着打趣:“妈,你咋光想着你孙女呢?”奶奶也懒得理他,只是招呼我们进灶房吃面。
“奶,还有没?我要吃八碗!”
“放心,肯定能把你喂饱!”
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脚下迈着细碎的步子,像是蹒跚,又像是舞蹈,奶奶一次次地出入在灶房,拿进去的是空碗,端出的是满足,是亲情。
老家的水似乎都是甜的,是香的,因为它里面有熟透的麦子香,有烧炕和灶火的炊烟味,还有金黄的杏子香。
奶奶说,庆阳别的没有,就曹杏有的是。杏花一开,香飘万里;杏子一熟,满山金黄。家门口栽了几棵杏树,不等成熟,我便迫不及待地爬上去摘那绿杏子,即使酸得口水直流,依旧爱不释口。奶奶说:“曹杏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清香的味道是由炊烟形成的,它清甜的汁水是由井水化成的,软糯的果肉是麦子变成的。这一颗颗杏子,就是家的味道,回去的时候,记得多带一些。”久居乡下的奶奶将她的理解说得一套一套的。有时会因为工作、学习而回去晚些,赶不上杏子刚成熟的时候,奶奶就会为我们晒好杏干。那杏干,肉厚、筋道、酸甜,如同夏天的第一杯冰镇饮料一般,回味无穷。
单是这些,就足以填满一个“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游子之心了,更不必说那酥脆可口的庆阳苹果,也不必说那醇香浓厚的羊肉汤,那香而不辣、红而不炝的麻辣烫……
无论身在何处,有多么孤独、彷徨,只要想起夕阳下的家乡,余晖下的那个人,一切烦恼都会如清晨的轻雾一样,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都会烟消云散。
(指导教师:许银社)
(本文转自2024年5月17日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
上一篇:喜见长安十八变
下一篇:年,镌刻在灵魂深处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