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陕西省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66 发布时间:2011-01-17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陕西省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网址:www.snedu.gov.cn 转载信息来源: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本站责任编辑:王宇豪
《西安晚报》2011年1月14日讯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就《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邀请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和发改委负责人对《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
《实施意见》对我省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路线图、时间表,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对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
根据《实施意见》,我省的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把我省建成教育强省,在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实施意见》明确了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刚性目标,规定了各类教育经费投入的标准,新增了教育资金管理的具体举措,将市、县政府对教育投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体系,促进各级政府积极落实教育投入。
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方面,强调各级政府责任,积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
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对口支援,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和交流服务制度,实行县(市、区)域内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
在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提出既要切实落实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又要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
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今年起省级预算投资比例20%以上
提高预算内计划投资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从2011年起,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安排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今年财政预算教育资金投入将达到360亿元。
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彩票公益金等政府性基金收入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确保全省地方财政教育拨款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不低于中央核定的比例。
城市新建小区收取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费用于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 2015年建成60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
根据《实施意见》,教育行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负责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校的审批和管理,统一制订学校设置和质量评价标准。到2015年,所有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3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省级示范性学校标准;建成60所国家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成10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和20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到2020年,全省形成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到2015年,建成150个中等职业专业性实训基地、15个综合性实训基地。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2020年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实施意见》指出,今后我省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举办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缓解“入园难”问题。
到2015年,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全省每个县(区)城建成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建成学前教育县、乡(镇)两级骨干体系和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资格五年一轮登记
严把教师入口质量关,从2011年起,新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采取“省考县选”的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并会同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行全省统一公开招聘考试。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实施办法,严格认定程序和标准,实行教师资格五年一轮的定期登记制度。健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设置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公用经费补助城乡一体化
从“十二五”开始,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城乡一体的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到2012年,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800元、初中1000元,特殊教育学校高于初中标准。
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提高普通高中财政投入水平;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标准,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到2012年达到全国地方高校平均水平、2015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发挥财政资金导向调控作用,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重视支持特殊教育 每市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
到2020年,全省每个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区)按照国家标准新建或改扩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建设1所主要服务于残疾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全面改善民族教育办学条件,2015年完成民族聚居社区和乡(镇)中小学、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适当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民族聚居区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对民族聚居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力度,完善多层次、多类型教育帮扶和支援机制。
支持办好民办教育公办民办中小学教师享同等待遇
《实施意见》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促进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中小学教师采取“以县为主、县管校用”的管理体制,由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各自权属实行统一管理、聘用和调配。
从2011年起,新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采取“省考县选”的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并会同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行全省统一公开招聘考试。
完善并落实教师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和公办中小学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探索课业减负途径 禁止以升学率为评价教师主要依据
《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坚决制止以任何形式下达高考、中考升学指标,坚决制止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依据评价学校和教师。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严格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对辖区内违规办学问题,追究相关领导及当事人责任。
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有益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配合学校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省教育厅杨希文厅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致发布辞并回答记者提问
另据西部网2011年1月13日讯 (记者 马广浩)“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教育要当先行者。”今天,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解读未来十年陕西教育发展。杨希文称,未来几年的陕西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陕西教育应与国际接轨。下一步,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强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城乡义务教育收费统一标准 小学明年500元初中700元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老百姓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但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甚至是一些城市教学条件相对有限,一些有钱人更愿意把孩子送到西安等大城市的学校。
“近日,我收到了来自蓝田县三里镇岭区小学六年级学生侯博涛的一封信。他在信里说,希望能摸摸电脑,星期一也能升国旗……”杨希文说,今年起,我省义务教育将实行城乡统筹一体化,在农村的中小学实施蛋奶工程,推行阳光体育运动;针对山区边远学校还将实行寄宿制,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另外,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也将统一标准,明年的标准为小学生每人500元,初中生每人700元;而到了“十二五”规划末年,将实现小学生每人800元、初中生每人100元的经费标准。
省财政厅副厅长韩中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教育投入问题答记者问
省财政厅副厅长韩中林说,未来几年,我省财政将优先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并全额用于教育,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安排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学校年度审计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安全、规范、有效;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资源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勤俭办学,建设节约型学校。
12亿巨资缓解“入园难” 5年后免费一年学前教育
对于2010年困扰80后家长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今年起,每年追加的教育经费将向学前教育倾斜,预期十二五期间投入的经费将超过12亿。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措并举来推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事业单位、企业的参与将大大推动学前教育体系的完善。
杨希文说,初步设想是到2015年,实现免费一年教育,普及学前两年教育。现在,每一个县基本只有一个公办幼儿园,2015年争取实现每一个县能建一个国家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每个乡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建成学前教育县、乡两级骨干体系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为学生书包“减负” 把课外时间留给孩子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城市“择校”问题,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问题。“十二五”期间怎么加快教育发展,配制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是陕西教育发展一大关键。
“我希望老师把学习外的时间留给孩子,家长也应树立正确教育观,健康的成长、优秀的素质、能够承担压力比学习更重要。”杨希文说,会积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在“择校”方面,强调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对口支援,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和交流服务制度,实行县(市、区)域内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在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提出既要切实落实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又要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
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雷宝岐出席新闻发布会
5个红头文件加强大学生管理辅导员比例达到1:200
2010年末,药家鑫事件等几起发生在我省大学生身上的恶性事件,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被推上了社会舆论的浪尖上。
2010年12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了五个红头文件,其中一个文件就是要求加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杨希文说,省上在编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唯一给辅导员开了个口子,就是1:200配足配齐辅导员队伍。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通过管理把学生一言一行都纳入学校的视线之内。
杨希文认为,未来几年的陕西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陕西教育应与国际接轨。今后一个时期,将成为我省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大步前进的历史机遇期。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伟主持新闻发布会
现场记者踊跃提问
(图片来源: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