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长庆子校礼泉分校 纪海龙
摘要:在体育项目训练中,对青少年运动员现实运动状态进行科学的诊断,确定了训练指标和运动目标,指定不同层次的训练计划后,并不等于个体就能完成训练任务。要达到训练目的,还必须进行长期的科学化及有效控制的训练过程。训练课(训练单元)是运动训练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保证训练过程计划实现的基础。不论是阶段计划,年计划都必须通过训练课的组织来贯彻和实施。所产生的训练效果和原始数据也是由每次训练课的训练效果和数据反馈不断积累获得的。因此做好每次训练课的事实,是完成整体训练计划的基本保障。其中单一训练课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训练课 制定实施基本部分训练原则
正文:
我校为咸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至今已在陕西省及咸阳市的各类别青少年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也是与我们能够一直保持充分的训练课开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石,现就我校训练课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法进行研究,为以后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做一铺垫。
在运动训练中,对青少年运动员现实运动状态进行科学的诊断,确定了训练指标和运动目标,指定不同层次的训练计划后,并不等于个体就能完成训练任务。要达到训练目的,还必须进行长期的科学化及有效控制的训练过程。训练课(训练单元)是运动训练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保证训练过程计划实现的基础。不论是阶段计划,年计划都必须通过训练课的组织来贯彻和实施。所产生的训练效果和原始数据也是由每次训练课的训练效果和数据反馈不断积累获得的。因此做好每次训练课的事实,是完成整体训练计划的基本保障。其中单一训练课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训练课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首先要遵循运动训练原则,即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系统的不间断性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其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运动员自身情况来制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与学生的学习相冲突,尽量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并还能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
训练课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构成包含基本内容和实施与调控两个方面。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来制定训练方向,其次要根据学校时间来指定整体训练计划,要有针对性,如我校为田径项目传统学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就主要以径赛项目为主。实行学期训练计划与假期赛前训练计划相结合。这样在课训练计划就有了充分的针对性。
一、 训练课计划的基本内容
训练课计划内容应当具体并量化。一般来说应包括准备部分、指导部分、实施部分和控制部分。
1、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包括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及确定训练目标及任务两个要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很大、因此要及时对运动员上次课的信息反馈做出处理并客观的确定课次训练任务及相应指标。尤其在体能训练课中任务及指标都必须具体并能够量化。
2、指导部分
指导部分包括确定训练内容,划分课的阶段及对训练课中运动负荷动态变化的规划等三个内容。其中确定训练内容为核心部分。内容的选择应服从训练任务及指标的要求,一定要围绕训练任务来确定。划分课的阶段主要是针对各个不同种类的综合课而言,其应根据课中若干内容的不同组合来划分出适宜的训练相应阶段在确定了训练内容和划分了课的阶段之后,就应该根据训练任务和指标的要求规划运动符合动态变化的基本趋势,从而完成整个指导部分的计划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环境,气候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下运动负荷的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应遵循量为先导,强度收尾的原则规划。及时进行负荷监测。
3、实施部分
实施部分包括训练方法和手段、制定运动负荷的量化标准和确定恢复措施三个基本内容。这一部分是在充分考虑专项运动特征和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训练课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及运动符合亮度的大小和比例,用于训练课的组织与实施。可以说,把恢复措施和训练过程中的检查评定列入训练计划之中,正是现代运动训练重视恢复,强调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这样两个重要特点的反映。特别强调的是,青少年运动员一般都是非专业运动员,身体素质有别于专业运动员,更应该重视运动负荷的量化标准和恢复措施,才不至于拔苗助长。
4、控制部分
从实践中来看,没有一成不变,永远适用的训练计划。只能不断的协调平衡训练计划,以取得相对最佳的训练效果。控制部分就是要把训练过程中的检查评定列入到训练计划之中,对训练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课次训练计划更接近训练的实际情况。控制部分也是体育工作者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往往一个多年训练计划一旦制定,所有的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课计划都围绕着它来进行,其中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体的训练效果造成教大的影响。这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环节。
二、 训练课计划的实施与调控
训练课的核心是基本部分,按计划组织实施和科学调控基本部分是能否上好训练课的关键。在实施中对基本部分的实施与调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时间安排和手段选择
时间安排上基本部分的比重和平时体育课基本一致,少年运动员较易疲劳,兴奋点出现较快,教练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基本部分的长短。不可内容太多。课越长,基本部分占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就越短。但注意尽量利用时间,避免较长的训练课。
训练任务的完成必须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身体练习来完成,所以一定要选择相应的训练手段。我校以少年田径运动员为主,我们一般选择用本人体重的65%的负荷,采用实心球、哑铃、杠铃、肋木、等手段进行力量练习。主要以速度素质的发展为主。配合以体操,球类活动,各种活动性游戏等等辅助手段。在手段的选择上力求多样化,以提高练习兴趣并避免厌恶练习。同时也可有效的避免局部负荷过大造成的运动损伤,是他们能够享受训练的乐趣,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来。
2、组织形式
在训练课中,常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训练、小组训练、集体训练、自由训练这四种形式。在训练过程的实施中应灵活采用各种组织形式,形成竞争,充分发挥运动员个人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运动队成立的时间不一,运动员整体的年龄、水平差异较大,应选用适合本校运动队的组织形式,不用每种组织形式都用。每种组织形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应该合理搭配,我校主要是少年运动员,一般训练时间都不长,所以自由训练一般不用。我就其他三种做一介绍。
1、个人训练
个人训练一般是运动员按照预定的计划,单独进行并完成训练任务。针对性强,适合田赛项目使用,但不适合长跑项目。
2、小组训练
小组训练是指同项目,或同年龄级别运动员在教练的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集中完成任务的训练。这是比较适合初中小学阶段运动员训练的组织形式。但也存在不利于区别对待及及时进行个体检查的弊端。应注意培养尖子队员做到帮带和表率作用,以抵消不利因素。
3、集体训练
集体训练是指所有运动员不分小组,在教练的统一指挥下同时做相同练习。这种训练形式特别适合恢复性练习和赛前心理调整练习,但在平时的练习中它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如缺少个人磨练机会,对于低或高水平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4、负荷确定
要保持运动员良好的训练效果和心态就必须对负荷进行量化确定。从生物适应的角度来看,运动训练过程是负荷-疲劳-恢复-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对训练课来说,运动负荷的量化和确定主要通过特征诊断来完成。常用的为脉搏、出汗情况、动作完成情况、情绪、注意力、自我感觉这几种。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的进行恢复并对一段时期内的计划进行调整。但一定要保持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始机体产生较大的运动训练适应。在有些时候可以采用极限负荷训练,但一定要谨慎小心,并根据训练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要做到适可而止,不要见到效果就大量采用。
5、调整控制
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及时调整,是必不可少的,是总体目标按计划完成的保障。这需要教练员在训练课实施的过程中随时观察,获取各种个体原始信息,适时的调整训练手段和运动负荷。所以除了必要的考察,测验,考核外,应建立完全的运动员成长记录档案,详细记录每个运动员的训练成长信息,作为调控整体训练计划的依据。
最后,在训练课的实施过程中,应抓住基本部分这个核心,抓住训练内容的落实,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训练课。做到事无巨细,躬身必至。这样才能完成好每一个训练课既而完成整体训练计划。
我校自2003年成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来,一直以严格的训练原则,精细的课次训练计划进行学生业余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参加03年、06年咸阳市体传校运动会中,取得了7枚金牌,10枚银牌,10妹铜牌的优异成绩。在历次陕西省青少年运动会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并有3人进入专业体工队。在此,希望我们的一些训练课次计划安排经验能对我们以后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使我校的基础体育训练能步入一个新的高峰。
附:
参考书籍:《运动训练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校体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运动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少年儿童体育训练法》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田径训练1000例》 人民体育出版社
《田径训练法》 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