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心上下正在全力落实质量提升工程方案,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年活动,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上下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些学校正在积极的摸索、探究、实施“学案导学”、“先学后教、自主高效”等课堂模式,这种改革毫无疑问的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了课堂效率。然而,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如何有效控制讨论展示的流程,如何科学有效指导小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敢于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展示;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等。
在为期三天的学习考察中,我们先后听取了中学教改的先驱、第四届全国十佳中学校长原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的“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山东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校长、山东省十佳校长的“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分别听取了杜郎口中学副校长解读“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解读“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主题报
图为教师观摩昌乐二中高效课堂
告。了解了各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成功经验。然后用了两天时间走进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听课,现场观摩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教师交流、了解情况,最后参观了各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这次学习考察及现场观摩活动,给我们一行四十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触良多。下面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代之而起的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提了很多年,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勇气改变自己,更多时候仍然是是穿着新鞋走着老路,关键是解放不了思想。山东省的这几所名校推行的理念也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所倡导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领导和老师们以百折不回的勇气从行动上完成了两个转变:
1、学生观的转变
(1)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我在杜郎口看到的六节展示课为例,一到走廊上,就看到了满墙的“黑板”,同学们在黑板前或抄题、或解题、或讨论,都非常投入,旁若无人。进入教室,三面都是黑板,座位分组摆放,开始的时候学生把自己小组预习的题目抄到黑板上,然后交流解决,这就是六环节中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在预习课上,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不依靠、不观望,积极思考,查阅资料,相互交流。看了半天,还不知哪位是老师。听到的是学生胸有成竹的积极发言,老师不失时机的点评,整堂课,由浅入深,学生分析透彻,水到渠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相信学生有这么大能耐。我不由得感慨,一旦我们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就会达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2)育人教书—将育人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追求。这几所名校在教学理念上有一个重大改变就是将“教书育人”改为“育人教书”。这不只是词语顺序的改变,而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在杜郎口中学的教室和走廊的墙壁上,贴满了学生充满激情、自信的标语,如“没有彻底绝望的处境,只有彻底绝望的人”,“一万个决心抵不上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挖掘你的潜能,铸造巨大的成功,弘扬你的个性,描绘不凡的人生”,“不耕耘没有收获,不播种不会发芽,宁可拼搏失败,也不要坐等成功”,“今天我为母校骄傲,明天母校为我自豪”……虽然我们没有聆听到校长的制校方略,也没有机会和班主任交流育人方法,但从孩子们这充满激情、彰显个性、决不服输、乐观向上的语言中已让我感受到在这里“育人”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