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2023年骨干教师培训心得——长庆未央湖学校 陈思萌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2766 发布时间:2023-09-22
有幸参加石油普教中心2023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培训,从安排的两位大咖级专家让我看到了中心对我们这些骨干教师的期待。两位专家培训指导的内容高瞻远瞩、却又能够从具体实例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可操作思路。作为一名工作室的主持人,这次的培训我个人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也会将此次培训的精髓传达给我的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我们同心共逐教育梦。
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作为一名工作室的主持人,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使命和平时繁杂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也曾有过惶恐与忐忑,也曾陷入困顿与迷茫,但中心、学校领导以及同事、工作室伙伴们的关怀与支持,让我深感温暖,备受鼓舞!尤其这次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受颇多,作为一名中层领导,事务繁忙,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主动请缨奋战在一线,他开玩笑地说他后悔了,后悔的是没多要一个班,这样他就能更好的的检验自己的教学。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下班后当其他人都在放松时,李老师仍不知疲倦的挑灯夜战。他说做老师做教研就是要“硬”和“苦”——别奢求休息,长期的深度思考和持续性学习才是能做好老师做好教研的常态。听到这些,我不禁惭愧,平常的自己还是格局不够,意识不强。专家对教育教学的热爱与付出让我思考了我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我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引领辐射的工作室主持人?叫苦懒惰只会让我更加消极更加疲累,学习这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硬”和“苦”干劲,这样才能丰盈自己,成为一名脑中有智慧,手上有技术,心中有规则的好老师,好的工作室主持人。
紧接着专家从为何要做教研?如何去做教研?谨防教科研陷阱,这三个方面来对我们进行指导。那么为何要做教研呢?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科研改进教育实践的需要;教科研改良思维品质的需要;做教研就是从教教材到用教材,重设计到重生成,重方法到重立意,重知识到重素养;从模仿他人到重创新成果,从研究教材到研究学生。我觉得这样做教研才能成为一名脑中有智慧,手上有技术,心中有规则的好老师,好的工作室主持人。
如何去做教研呢?专家指出首先我们得要有蚂蚁的眼睛,蜻蜓的眼睛和飞鸟的眼睛,其次我们得聚焦热点,找准抓手,善于思考,乐于交流,坚持阅读,勤于写作,深度研究;第三我们还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学科热点,教育热点,建构教学逻辑培育核心素养,依托教学支点培育学科素养,第四不论什么样的教研它都不能脱离课堂:做到“五要”要确定好教学主题,要明确教学目标,要建构教学逻辑,要设计有效问题,要选择适当教法;最后要“三多”,多反思、多阅读、多交流。我觉得这样做教研才能成为一名脑中有智慧,手上有技术,心中有规则的好老师,好的工作室主持人。
未来已来,责任担当
陕西省教科院吴积军院长从人工,智能,生源谈到了新时代教育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种怎样的变革呢?首先课堂形态—从电影院式的课堂变成超市自选式的课堂;课程形态—从单一学科变成多学科或超学科(解剖式教学逐渐转变成大单元整体化教学);学习形态—工厂化变成农场化;教师形态—传经授课变成创新化授课。静悄悄的革命正向我们走来,面对新时代,我们作为教师准备好了吗?新时代的老师应具备职业理想,态度,操守,规范,追求,道德还要清楚的知道你的教育不是为了今天而是要为了学生们想象不到的未来做准备。另外老师们还要努力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让自己脑中有智慧,手上有技术,心中有规则,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觉得你神秘有趣,觉得你讲的有用,觉得你讲的能够终身受用。
不管未来如何变化,加强自身修养,练就一身真本事,专业理论讲得出,精品好课上得出,学生成绩拿得出,荣誉称号亮得出,责任担当挑得起。这样才能应对变幻莫测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