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用亮剑精神打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教师团队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792 发布时间:2015-07-28

用亮剑精神打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教师团队

---长庆二中高2015届教师团队建设巡礼

 

201562512时,随着万众瞩目的陕西高考成绩的发布,长庆二中校园顿时沸腾了,学生欢呼雀跃,教师奔走相告,家长喜笑颜开,社会惊呼不已,整个校园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这是二中一千多名师生们期盼已久的成功。在庆祝之余,社会各界纷纷探访,是谁带领着什么样的教师团队取得了如此不凡的成绩?随之以李伟锋为组长的高2015届教师团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畅谈不休的话题,人们既为这个团队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而感到意外,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也觉得在情理之中,因为,天道酬勤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三年前,以李伟锋为组长的教师团队就根据本届学生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符合学生实际的奋斗目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使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有着与自己实际相符合的人生奋斗目标。如何才能帮助这些孩子在读完高中三年以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呢?李伟锋陷入到沉沉的思考当中。他纵观成功者的经验发现,建设一支用亮剑精神打造的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理想而战的教师团队,是打好翻身账,实现师生梦想的根本所在。如今三年过去了,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他们当时的着眼光是正确的,他们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正是这支充满团结友爱,具有“狼性”精神的教师团队敢打胜仗,能征善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探究一下这支队伍是怎样敢于亮剑,取得成功的呢?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如果说,亮剑精神是中国军人的“军魂”,同样也是以李伟锋为组长的教师团队的灵魂所在。

20128月,长庆二中2015届高中招生结束,由于受地理位置、学校搬迁等众所周知因素的影响,这届学生招生工作举步维艰,招录到的高中生居于西安市录取分数中等偏下水平,即就是与学校所在地的其它高中录取分数线相比较,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由于该校肩负着“服务油气发展、尽责职工子女教育”的特殊使命,油田社区许多学生虽然为高中录取线下学生,但还必须被招进高中就读。面对如此生源,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李伟锋在新组建的高2015届教师团队第一次组内会议上就掷地有声地说,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能够造就英雄,但英雄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个人形式出现的,因此,我们要在三年以后取得胜利,打一场让人扬眉吐气的质量翻身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我们这个团队的优势,要有面对强大对手,敢于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的勇气和胆略。三年来,他们将亮剑精神作为团队建设和管理文化的核心,打造了一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团队。

亮剑需要“狼性”精神。狼是自然界以生命力强而著称的动物,狼的群体合作精神也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狼群中,既要保持头狼的指挥权,也要保证狼个体一定的自由权,因而必须在二者之间找个平衡点;团队也一样,只有保持团队平衡,才能使团队具有“狼性”,像狼团队一样有战斗力。保持团队平衡意味着团队成员必须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并且团队成员的背景要具备年龄、技能、文化、生活和工作经历方面的多样性。在年级组团队组成时,学校领导和李伟锋就充分考虑到这个年级组教师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人员安排时,统筹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实现人员的最佳组合,注重发挥老教师的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年轻教师适应能力强,信息灵的特点,使老者有优势,少者有特长,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狼过着群居生活,但每一匹狼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管做任何事情,它们总能依靠团体的力量去完成;狼的耐心总是令人惊奇,它们可以为一个目标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丝毫不觉厌烦。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细节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使狼总能获得成功;狼的态度很单纯,那就是对成功坚定不移地向往。“狼性”团队就是合作、团结、耐力、执著、拼搏、和谐共生的团队,如果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具备了这些特点,身为团队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在向狼性团队看齐。因此,李伟锋从一开始,就以建设一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具有狼性的教师团队作为取胜的根本,他们采取将责任细化,从学生的思想品行、家庭情况、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入手,进行人文关怀,实行导师制,年级组每位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又是学生幸福成长的引路人。在接受采访时,李伟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非常感谢年级组的各位同仁,没有他们的辛勤指导和引领,没有他们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行为,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可能的。他尤其感谢虽没有正式名分,不拿班主任津贴的隐形班主任杨永超老师,他以大课间行为艺术为抓手,鼓励学生不断战胜挫折,提升自信心,以阳光、自信的心态,迎接人生的考验。

亮剑需要勇气。古代剑客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是指那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也可以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对团队来说,也要面对世界级、国家级的竞争对手,敢不敢“亮剑”?能否有亮剑之后血溅七步、力强制敌的魄力?要看每一名团队人的气魄!在某种程度上,当今的高考竞争如同战场拼杀,不敢“亮剑”者,只能受到羞辱。冲锋号角已经响起,相信具有“狼性”和“亮剑”精神的团队,一定会战胜困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他们从高一年级开始的第一天,就以这种精神教育和武装全体师生。李伟锋经常与组内的老师促膝谈心,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不断提升自信心,克服新环境带来的不适应,将压力转变为奋力前行的动力。在做好教师思想工作的同时,他和其他班主任一道,利用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墙等,对学生渗透亮剑精神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有了这种精神力量的武装,上课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纵然是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纵然是面对强者如林的竞争,甚至是一次次考试的失败,他们也能勇往直前,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艰苦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正是这种亮剑精神指引着他们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使其终将走向辉煌!

亮剑需要团结。历史证明,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二战时期苏联一个飞行纵队涌现出20名王牌飞行员。无独有偶,苏军某部飞蛇大队涌现了21名特级战斗英雄。究其原因,他们都具有同样的性格和气质,承传同样的优秀传统,凝聚无畏的战斗意志。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大到这个团队的整体,小到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一种豪气当头,势不可挡的爆发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从而铸就成这个团体亘古不变的灵魂。在学习生活中,如果没有团结互助精神,独学则孤陋寡闻,独行则寸步难行。基于这样的认识,李伟锋团队在生活和工作中,相互关心,相互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统筹全组的整体和谐发展,以班主任为核心统筹一个班级的共同进步,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包容、形成强大合力,产生了1+1大于2的结果。在班级建设中,他们将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教师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建立了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成长为内容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事实证明,一个团队的团结合作,容易形成良好的风气、浓厚的学风,风清气正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为了使团队更具有凝聚力,李伟锋从提升团队战斗力的高度着眼,从日常的生活中的细节处做起,他们每年“三八”节期间,除学校的庆祝活动外,他还要多方努力,为年级组的女老师过一个更温馨、更甜美的节日。每遇到年级组老师的亲人甚至是远亲有病或是过世,年级组长都要带领年级组的老师登门慰问,送去温暖。一件件、一桩桩看起来很平常的小事,起到了温暖人心、鼓劲加油的神奇效果。

亮剑需要为荣誉而战。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人人为荣誉而战,为集体而战,甚至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在高考最为紧张的复习过程中,李伟锋团队的每位老师,没有节假日的小憩,也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每次大考小试,考试一结束,他们马上就进行评卷,哪怕评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任何人从来没有过怨言。在关乎到通过高考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这一敏感问题上,这个团队的每位老师不计个人得失,他们依靠团队取胜,在高考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李伟锋发现化学学科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他及时果敢地将生物课课时进行了缩减,将课时让给了化学学科;在数学课容量大、课时紧的情况下,他带头缩减自己学科的课时量;在体育特长生邓磊文化课存在较大问题时,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轮番上阵,为其补缺补漏,今年该同学体育文化课双上线,家长在得知这一消息时,潸然泪下,连连说,是长庆二中改变了他们家族的命运。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每个师生都以为年级组做贡献,为集体增光添彩为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集体荣誉。在高三毕业典礼上,优秀学子代表汪琪曾经深情地说,长庆二中是什么?她就是允许自己每天说她八个不是,但决不允许他人对长庆二中说一个“不”字的地方。可见,师生的荣誉意识是何等的强烈!

一只羊领着一群狼,这群狼早晚变成一群羊;而一条狼领着一群羊,这群羊将会变成一群狼。以李伟锋为代表的高2015届教师团队,他们面对困境,永不言败,锲而不舍,敢于亮剑、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为二中留下了一笔永远值得大写特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们将以亮剑精神为团队灵魂,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迈开大步,朝着理想中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奋勇前进!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