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二中开展“弘扬社会公德、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教育活动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385 发布时间:2014-10-14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净化学生思想灵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创建文明和谐校园,近日,长庆二中开展了“弘扬社会公德、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该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以学生的视角,查找发现身边存在的诸如废纸满天飞、脏话随处闻、公物不爱护、规则不遵守等不文明现象,通过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二是由德育处提前一周将活动主题下发给各班,要求各班主任动员全体学生,结合“国庆”长假的所见所闻,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师生齐动手,同策划,认真开好“弘扬社会公德,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的重要标志之一,文明行为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从自我做起,一点一滴养习惯,一言一行显素质;三是各班组织学生通过开展集体宣誓、签名活动,彰显革除陋习,呼唤文明的决心和信心;四是在学生会中设立文明监督岗,对学生中的不文明现象及时予以纠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事关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他们的兴旺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兴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家庭和学校过于偏重智育而忽略了德育,重了教书而轻了育人,只要学习成绩拔尖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忽略了诸多人格方面的教育。如今,青少年身上的不良习惯较多,譬如:吃零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等诸多陋习,在校园里,常见一些学生藐视社会公德,不尊重师长,不善待同学,出言不逊,举止粗俗,不拘小节,不少人不懂得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也很少为他人着想。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这应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今天,更要注重开展文明教育,使未来的公民从小养成摈弃陋习,追求高雅的习惯。基于此,该校将遵守社会公德教育纳入到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来,并紧抓教育契机,挖掘节日教育资源,使活动效果更加扎实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