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求实 求精 走好课改每一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2082 发布时间:2014-05-07

                                           ——山西课改名校考察感悟

 

      为进一步推进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心于420日至22日组织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赴山西太原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主办的山西课改名校课堂有效教学现场观摩活动。通过听报告、观课、参观、与学校教师和领导交流,实地了解当地的高效课堂模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太谷二中和清徐二中校长、主任介绍学校课改经验时的丰厚理论底蕴和睿智理性思考。他们先进的办学思想、超前的管理理念、充满灵性的教育观点无不让我叹服。仔细品味这次参观学习,反复思考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这样几个特点:

一、  校长是先进教育的先行者、示范者、发动者。

校长不仅仅是一位学校的管理者,还是一所学校的规划者,是教职工工作、人格、精神的参照者,是先进教育的先行者、示范者、发动者;是追求卓越办学成就的领跑人。清徐二中、太谷二中校长都能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然后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自己的学校。我非常敬佩清徐二中宋校长的胆识,究其改革之源,是因为学校的学生素质整体太差,班级容量太小,面对现状他没有后路可退。为了推进课改,他亲自带课,亲自引领。正是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付出了艰辛努力,学校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出了一条不可想象、不屈不挠之路,走出了一条师生共同发展之路。太谷二中校长赵万科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致力于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推行者。他说:“校长不课改,教师就不会改。课程改革就是改课堂,不改课堂就是假改革”。他亲赴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考察月余,然后带领全校400多名教师,分20多批,每批10多人,前往该校学习,经历了思想上的磨炼与转型。他亲自带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课型、环节以及实施步骤精雕细琢,从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学校领导对课堂教学的精雕细琢,就不会出现课堂教学面貌的彻底改变,不会出现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清徐二中、太谷二中能走到今天成为三晋名校,来自于校长全新的办学理念,以及誓把学校办好的决心与恒心,他们不愿意仅仅做管理者,要做就做管理与教学方面的专家。

二、校长是教育科研的主持者、设计者、研究者。

清徐二中、太谷二中校长对科研都有着独到、深刻的认识。他们为了落实自己的办学思想,为了将课堂教学改革转化为全体教师的行为,走的都是科研兴教之路。因为改革既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点,又要以学生学业成绩为立足点。怎样打破传统教学格局,寻求新型教学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不懈的追求。太谷二中的赵校长从2008年起在全校推广有效教学实验,躬于实践,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上通过三个途径精雕细刻:一是请韩立福教授来学校为各个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场把脉指导,学校对教师接受韩教授指导的情况进行评比奖励。这样做保证了学校有效教学实验的高起点,保证了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二是学校根据有效教学实验的要求,对课堂教学的课型、环节以及实施步骤做了操作性很强、很细致的规定。比如该校对“问题拓展提升课”的五环节做了具体规定;三是与名师对接,学校坚持常年邀请山东省一线特级教师来学校指导课堂教学,博采众长,开展有效教研助师成长。赵校长在介绍经验时说:“学校要做大、做强、做精,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要通过扎实而又细致的校本教研来促进”。在实践中,他并非流行的课题挂名主持人,而是学校课题真正的主持者、设计者、研究者。他能从学校的发展出发,从办学思想的落实出发,从课堂改革出发,选择能引领学校发展的时代课题,亲自论证,亲自设计课改方案,亲自培训,亲自组织参与研究,亲自撰写研究报告。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每个学科都设有学科组,每个学科组内又有学科骨干组成学术小组,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真正实现了学校教研的有效化。

笔者认为,他们在教研工作上有这样几点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一是用自己研发的“三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取代了外面的教辅资料——教师的备课工作量虽然增加了,但是教学的针对性、效率更高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轻了,用太谷二中校长的话说,这叫“自己的饭自己做“。二是对高考试题的研究精细化,将各知识点在近四年高考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找出高频试题,明确复习重点,显然可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三是制定了《太谷二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校把评价标准装订在每个教师的听课本内,所有教师听课后都要按照标准评价打分。这样做,既宣传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也克服了听课评课的随意性,可谓一举两得。四是各教研组内坚持开展每学期两轮的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活动,开展每年一次的专业能力测试(主要是做高考试题)。五是把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评价,其中参与“三单”研发和参加同课异构的成绩要占到对教师考核的50%,从制度上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他们的科研经历告诉我们:搞科研要注重课题成果的推广、辐射、延伸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研与学校发展的完美结合。

三、  校长是求真务实、勇于面对困难的强者。

务实是课改的保证,求真是发展的根本。求真务实体现着一种思想观念、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风貌。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从这两所学校发展轨迹中不难看出,他们多年如一日地抓改革,认准目标不放松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清徐二中在陷入办学困难时,是校长提出了走出困境的金点子并付诸实施。可以说,如果校长想不到这些点子,就不会改革创新,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和壮大。曾经的太谷二中,基础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身处困境、步履维艰。是校长率领全体教职员工“在困境中奋起,在逆境中赶超”,本着“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方针,勇于探索,终于实现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在课改初期,两所学校也遇到过困难,师生面对全新的授课方式,普遍不适应,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愿丢,新的理念又建立不起来,教师们矛盾、困惑,家长们埋怨……面对困难、压力、磨难时,校长没有消沉不前,没有再等一等、瞧一瞧的心态,更没有缩手缩脚、毫无创见,而是冷静思考、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大胆往前推进,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困难中寻找突破口。他们组织学校一班人,深入教学实际,对教师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帮助一线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造,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改文化氛围。为了使课改工作有序进行,一些旧的规章制度与评价制度已不适应,学校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课改的精神。他们在逆境中顽强的去征服困难,走出困境,使课改不断向前推进,成为新课改大潮中的强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是势在必得的,不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在感悟的同时,笔者思考更多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太谷二中和清徐二中的成功?答案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应该是——课堂教学改革造就了太古二中和清徐二中的成功。正因为太古二中和清徐二中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执着坚持,才有今天令人羡慕的高效课堂、高效教研、高效管理。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模式,但完全可以学习他们的理念与精神,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之道,办出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学校。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