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八中2013年暑期英国学习交流团回眸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494 发布时间:2013-09-04
放眼看英伦之风,境外展优良素质
---长庆八中2013年暑期英国学习交流团回眸
2013年8月10日,长庆八中常彩萍、惠旭敏2位老师带领18名学生怀着兴奋的心情迈上了为期10天的英国学习交流生活之旅。

经过12小时的飞行,学习团成员抵达了伦敦希斯罗机场。走出机场的一刹那,映入眼帘的是天边那一抹淡蓝又亮白的纯净,丝丝的凉风吹着阳光带来明亮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一展英伦之国的神奇魅力。
随后几天的游览和学习让同学们惊喜无比。
第一站是剑桥镇。虽然是英格兰的一个小镇,却因为有了剑桥大学而名声大振。宁静秀美的剑河缓缓流淌的穿过剑桥,彰显出这个小镇深厚的优雅。环顾四周,剑桥大学的许多地方保留这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按原样精心修复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雕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尽管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就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仍是明快而现代化的,还有与城市规模极为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等,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文艺气息。曾经有60多为诺贝尔奖得主在剑桥大学留下了足迹,所以剑桥大学也被人们尊佩的称为“自然科学的摇篮”。放眼望去,剑桥大学35个学院中最富盛名的三一学院与国王学院端庄宏伟的矗立在剑河边,两旁如地毯般铺开的草坪,牛羊在悠闲的吃着青草,透明寂静缓缓流逝的清流,偶尔传来的教堂悠扬的钟声,组成了剑河最光彩夺目、最引人入胜的一段风景,难怪当年徐志摩陶醉之感油然而生,写下了著名的诗作“再别康桥”。
如果说剑桥是“城市中的大学”,牛津责被称为“大学中的城市”。剑桥显示的更多是优雅,而牛津显示的更多是气派。牛津大学这座世界著名的学府不同于其它大学,校区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街两旁布满中世纪的四合院,每个四合院就是一所学院,这些学院都以修院式建筑来设计,四周往往围绕着美丽的庭院,楼房的尖塔直刺云霄,高高的石墙爬满老藤,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校园的建筑即厚重又古朴典雅。牛津大学最著名的也是最大的学院---基督学院至今已经培养出13位英国首相,而且也是电影哈利波特的魔法学院的拍摄地。我们有幸进入哈利波特的魔法食堂,沿着哈利波特的足迹,期待真的有魔法降临在自己身上。尽管牛津是个古老的大学城,但在这里除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现代化气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商业化,特别是琳琅满目的世界名品使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了青春时尚的活力。
伦敦之行是我们此行中最期待的行程目标。在这里,我们穿梭在伦敦各个著名的大街小巷,踏上伦敦眼俯瞰整个伦敦,典雅的泰晤士河静静的流淌着,两岸的建筑气势雄伟,这个时候任何赞美的语言用到这里都显得苍白。远处大本钟犹如巨人一般铺面而来,高耸的视角效果让人为之一振,从来没想过它是如此之巨大和精致,作为英国的象征,非它莫属!大本钟的旁边就是占地三万平方公尺的英国国会大厦,国会大厦的气势磅礴是任何一个建筑无法媲美的。
与其连在一起的是英国地位最高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座王室专属的教堂无不彰显出他尊贵的一面。英国一直给人的感觉是古老而繁华、现代与低调的,但是街道两旁却尽显出英国人的红色情结浪漫,随处可以见的红色双层巴士、红色电话亭和红色邮筒,这些仿佛也在诉说着英国人的浪漫。还有一点让我们大家敬佩不已,无论是我们走过唐宁街还是皇家海军骑兵总部、走进大英博物馆还是国家美术馆、漫步特拉法加广场还是温莎古堡、小憩在格林威治海事馆还是绿草如茵的格林威治公园,虽然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路人,来往的车辆如梭,但井然有序,完全感觉不到国内街道那种拥挤和喧闹;虽然垃圾桶依稀可见,但是道路却是如此干净整洁,这些真的是国人不得不佩服的地方。
让我们的学生进入一个英式的课堂中,体验英式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听说读写能力,也是此行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一天进入学校的时候,很多同学听到要分班测试都比较胆怯,但是真正开始测试的时候,英国老师的测试方式却让同学们感到非常轻松愉悦,她和每一个学生进行了单独沟通,鼓励同学们勇敢大胆的回答问题。在后来几天的学习中,同学们对学习英语没有那么紧张了,反而是越来越享受学习过程。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他们兴奋的发表着自己对课堂所讲内容的想法和看法,并且相互之间还进行了讨论,甚至有学生不断分享着下一节课要演讲的内容。听着教室里不时传来的笑声和朗读声,真的很佩服英国老师的教学方式,他们让我们的学生在互动游戏中寻找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在表演课中找回了学习英语的自信。互动现代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启迪,知识得到运用,每个人都有了内在的改变和成长。
此次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同学们也切身感受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促使他们做出了好的改变。同学们的一言一行逐渐受到英国礼仪良好的影响,在坐扶梯的时候知道把左侧的行走通道让出来;在火车和地铁上说话会将音量降低;待人接物更有礼貌,比在国内多说了很多“Please、Thank you、Sorry、Excuse me”之类的词语;和寄宿家庭相处愉快,学会了自立;懂得互相帮助,懂得牺牲自己的小利益去顾全大局,尤其是邓玲同学,在我们询问哪位同学带清火药的时候,主动告诉我她有并会在第二天带来;还有蔡杨洋同学,在得知一个同学发烧的情况下,主动拿出自己的退烧药,并且叮嘱那位同学按时服药;还有焦天雄同学,在英国出境处主动协助老师处理同学们的安检事宜;还有李昊洋同学,能协助老师完成一些事情。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们的优良的品格和文明规范的行为,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让我们衷心欣喜、深深为他们而骄傲。协助组织的常彩萍、惠徐敏老师以她们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湛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竭诚服务,让我们感动至深。
学习交流只有短短的十天,却给每位同学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记。他们不仅得到了是感官上的冲击,更多的应该还是心灵上的碰撞。相信这一次的体验英伦文化经典,畅游世界魅力之都,将会成为他们人生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
来源:长庆八中德育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