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度关注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670 发布时间:2013-01-14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度关注

    -----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随想

赵永宁

2012117日至20121122日,在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的安排下,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 )”的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专项技能培训项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懂得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以下体会: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需要全面推动。首先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班小组工作、家长学校辅导、校外辅导站等领域,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深入实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教师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不仅是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困惑。中小学生由于身体处在特殊生长期,加之学习压力大,很容易表现出孤僻、悲观丧气、自制能力差,遇事不理智等。为了调节好学生的情绪,指导其乐于与人交往,带课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应多观察和注意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采取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避免由于教师工作的失误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甚至酿成人间悲剧。
  
要做心理健康的传道解惑者。教师是在孩子青春期接触学生时间最长、帮助处理问题最多的人,因而,教师要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个教师不仅要做一个教书匠,而且要做一个心理保健医生,时时处处为不断成长中的学生排忧解难。同时作为教师,必须保证自己心理健康,才能做到用健康合适的方式教育和感化自己的学生。
    
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针对我中心所属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学校在充分重视和倡导一线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温馨”活动,利用校园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温馨、融洽、充满爱意、相互尊重、积极上进的班集体氛围;教师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学生相处,应该利用情感教育带动学培养中小学生乐观、豁达、乐群的良好性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感受集体、社会对他们的肯定和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此激发他们学习上的进步和奋发向上的信心。

   要注重个体差异。针对转基因食品喂大且好高骛远的90后、00后,其心理断乳期已经从正常的1318岁早已提前到了1016岁或者更早,大家有目共睹的这群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和社会体验开始占主导地位,急剧而又呈弥散性的身体和激素变化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渴望自己能被他人像成人一样对待,自我形象在波动摇晃,心理社会思潮常常像巨浪般涌现,身体(男女第二性征)发展的不一致性,会因为希望自己被同龄伙伴、异性对象和家庭成员认为正常、为人吸引的欲望而变得更加突出。尤为突出的是在他们第二性征的出现之后,对这群准备不充分的少男少女的影响实在不小,由于个性发展经常发生扭曲,各种心理障碍频出,甚至走上自杀之路。所以学校、老师、班级就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健康档案),由于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也要给他们以不同的心里健康辅导,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成为人生旅途上的成功者和佼佼者。

 

          201212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