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分校召开本学期第一次课改交流研讨会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514 发布时间:2012-10-19
2012年10月18日,礼泉分校召开了2012——2013年第一学期课改交流研讨会,会议由教研主任李斌老师主持,全体初中任课教师、小学高段任课教师和各教研组长参加,会上由吴辉军老师和雷婷老师代表课改教师就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方面的体会做了交流。

吴辉军老师在《导学案的编制》一文中提出:第一,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基本情况,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容量和难度都要适合于学生的实际。第二,新课标是学生的目标和终点,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指南针,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必须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编制。第三,导学案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线,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第四,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人人参与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同时,要注意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要防止,内容习题化。使用时,要防止把自主学习变成放任自流。
雷婷老师在《导学案的使用》一文中认为: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保证,用好导学案可以帮助教师优化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现高效减负。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的过程,通常遵循“学生看导学案----看课本----做导学案----小组探究”的模式进行。探究案的使用时,要注意做到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的合理、有效的结合。同时,谈到了如何整理和更好地利用导学案进行复习。
交流结束后,沈副校长提出对导学案的内容和功能的理念,已从由谁来学的问题向怎么学的方面转变,指出目前导学案的设计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导学案的设计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设计的,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的。二是,目前的合作是教师让学生合作而不是学生的自主合作,而在合作交流的内容要转变以练习为主,防止把课堂变成习题的交流。并要求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上,预设的内容要在课程框架内,学习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材料要与目标高度一致。
最后,屈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指出全体老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课改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认识;课改要有模式而不唯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小组建设方面要多交流多积累经验,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导学案的使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最后,提醒全体参加课改的老师要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