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对从说课到做课再到高效课堂的认识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711 发布时间:2011-10-18

 

国内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以探索“教师如何教”为主要视角的时期;以探索“学生如何学”为主要视角的时期;以探索“有效和高效”为主要视角的时期。教师、教材、学生三边的关系最终要用系统思维或系统论的方法统一到“课堂”中来。学校教研活动也主要以说课、做课、高效课堂研讨为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应该有一个重新的审视。

一、高效课堂就是要改造课堂,它怎样改造我们对教学的认识?

1、高效课堂与说课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的形式,简单地说,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习惯上我们认为好的说课,应包括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预设,以及对辅助手段的选用等。一句话,通过说课,展示你对某节课的思考和处理过程。它更关注教材文本,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脉络。高效课堂,要我们回答学习结果是什么、学习结果如何评估以及学习结果如何达成这样三个基本问题,着眼点在学生。

所以我们要转变备课的思路,哪些是该学生做的,该哪些是该学生得的,无论是辛劳还是荣誉,都不应该由教师包办代替。这样的说课,应该要求说出该课的学习目标,说出该课需要学生预习准备的相关内容,说出该课如何检查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说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方式(小组学习还是自主学习),说出课堂上学生应该展示的练习与时间安排,说出课堂上应该由学生总结或收获的知识,说出课堂评价的设计。

2、高效课堂与做课

做课,一般指教师通过精心准备,针对某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展示的过程。做课展示了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我们经常要设问的是:(1)活动是指向教学目标的吗?(2)活动与教学内容一致吗?(3)活动同预定的评估相匹配吗?(4)活动是否支持学生内在的学习过程?

高效课堂是要把学生推到前台,而教师要隐于后台,这就有个“度”的问题。俗话说教之道在于度,这个度应该是大度、适度、限度的意思。大度是功成而居,老师引导学生走向成功;适度是强调备课和上课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强调练的适度;限度是要处理好问题的深度、广度,因材施教。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以前上课是教师揪着学生的头发“硬拔”,现在是给了学生一把“梯子”教师要扶住“梯子”,让学生去摘“果子”。

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主要在于组织、引导、启发、点评、提炼、评价等方面。要将课堂教学组织的有序,积极评价小组和个人;要将学生不易察觉的细节,思想方法上的高明之处提炼和升华;要将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任务安排的合理,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效课堂就是要看“课堂”,那么此课堂与原来又有什么不同?

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做到目中有人。我们要把课堂当作“人本化教育”的主阵地,追求“人本化”的课堂教学境界。“人本化”的课堂,让文本与人本交融。教科书提供的只是教学的文本材料,文本只是载体,是外延;而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如何通过教学来实现教育的目标,而人本才是内核,是终极。只有把文本与人本交融起来,教学才有宏大的境界。这种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滔滔不绝的说教课堂模式应该改变,教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关注学生的情商,努力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其次要改变课堂组织结构,实行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里所说的小组学习是一种组织理念,在班级授课的模式下,让每一位都自信,使每一位都成功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也不可能人都积极向老师请教。我们可以将学生组织为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相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自然会更加亲近,无论在思维的水平上,还是说话的方式上都更有共同语言。

第三是评价机制的改变,实行小组评价。高效课堂的评价坚持“整体性评价”原则。在以往,对学生的评价更突出个人,学生的成功是个人的成功,学生的失败是个人的失败。个人被置于群体的考量之下,承担更大的压力和风险。老师让好学生回答问题难免有偏心之嫌,老师让差生回答问题又有找茬之嫌,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更能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

高效课堂的评价坚持“累积性评价”原则,便于量化管理。学生的参与率、展示的精彩度和含金量、课堂表现都可以计分成为小组成绩。当然课堂评价也应不惟模式而模式,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的表现,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第四是课堂呈现的方式改变,即全面展示。以前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展示的是读、写、说、演,而且通常是个人的展示。现在,首先上课伊始,学生或老师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在黑板上,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任务观;其次课堂上呈现的有小组的展示,也有个人的展示,反映全班的学习效果;第三还有学习评价的量化展示,各小组或个人在课堂结束都有一个量化评分,以便于学生明确个人的表现;第四,学生预习、作业或小组文化、班级文化等都纳入到展示的范围内。

现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已成为教育教研的热点,全国产生了许多典型名校和模式,当然它们都把学生作为核心视角。新课程理念在对教育本质的认定上做到了正本清源,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