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为了不会忘却的纪念----沉痛哀悼我的二哥侯伯宇去世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121 发布时间:2011-07-06

为了不会忘却的纪念----

沉痛哀悼我的二哥侯伯宇去世
                         侯伯文
                    2010108
         侯伯宇教授,是我的二哥,是我的好哥哥。
         他的一生成就辉煌,可是,却是历尽坎坷曲折……。
         二哥的大学学习就极其曲折不幸,他曾经5次上大学(清华大学3次,台湾大学1,西北大学1) 但没有一次正常地读完学业,1947年他在北平育英中学高二时就考上清华,可是他没有上,而保留学籍在家自学英语和高等数学一年,一年后再次入读清华大学,可是只读了4个月,就因为平津战役的战火而中断。为了继续学业,他考上台湾大学,只读了3个月,我的父亲秘密告知他“不可停留台湾,立即离开去香港”,这样,他赶上最后一班“台湾-香港”的直通航轮,离开台湾去到香港。看到新中国成立,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他,立即由香港转回到北京,再次入清华大学学习,可是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以国家安危高于个人一切的他,立即报名参加抗美援朝,获得批准而再次中断学业参军。经过3个月的突击俄语,完成了跟苏联军事顾问作翻译的准备。可是由于苏联最终决定不派军事顾问入朝,他被分配到鞍山钢铁公司做苏联文献翻译多年。期间,54年“肃清反革命”,由于“父亲国民党将军”和“去台湾3个月”而被“定性”批斗,55年平反,57年几乎打成右派,父亲侯镜如找到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刘仁同志,经他的亲自安排,把我二哥的档案调出鞍钢,让他获得批准可以在最后一天赶到西安考场,考上了西北大学插班生。读了一年多后,西大考虑到他在鞍钢期间已经自学了全部大学功课,并考分优等,就让他提前毕业,并参加毕业分配,把他分配到到西安交通大学工作。由于西交大当年属于“军工机要”大学,结果又是因为“父亲国民党将军”和“去台湾3个月”而不能通过政治审查,不予接收。后转去西安矿业学院物理系任教。期间他依然一直努力自己钻研理论物理,在1963年,又以数学和物理100分和99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张宗燧教授的研究生。可是,就在他3年读研,就要毕业的1966年,文革爆发,他的导师“张宗燧畏罪自杀”。文革后期,他毕业并留在数学所工作,其间,曾经一度被安排转向实用科研,做半导体的应用技术研究。但是,这时,几经政治风浪锻炼的他,在政治上已经比较成熟,社会上巨大的政治动荡,已经影响不了侯伯宇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他在这期间完成的,被国际上誉为“侯氏定律”“侯氏转换因子”等,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可是,由于多年夫妻两地分居解决不了,侯伯宇离开北京去到西安,到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就此,他一直在西北大学工作到他去世为止。把他近40年的后半生奉献给我国西部的教学、科研事业。
        早在1981年侯伯宇就受杨振宁邀请去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合作研究,我记得有一次杨振宁教授在我家见到我父亲时,就高度评价侯伯宇所做的工作“很优秀”。在一次国际物理大会上,李政道兄弟两人、侯伯宇和侯伯元兄弟两人……同时到会,而被传为“理论物理三对兄弟”的佳话。李政道在获知伯宇患病后,非常关心发来电邮给“伯宇兄”,希望我二哥能早日痊愈,能继续和完成双方正在进行的“重大突破”的研究项目。
        109,李政道教授从美国发来唁电和送的花圈。

其实,我完全看不懂我哥哥的论文和著书。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有一次,我问过我的二哥,你研究的这些,什么时候可以展现出一些经济效应?我二哥顺口答道大约200年后吧。
        下面一段是现代物理“行内人士”在网上的专业介绍,很多说法是我这个“工科毕业生”所看不懂的……,故摘录于下。至于他的很多“殊荣”和“业绩”,也是我这个小弟弟这次来西安才知道的,特此在本文中引用于下:

侯伯宇教授,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曾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数学物理理事会成员,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高级顾问。国家攀登计划《面向二十一世纪理论物理重大前沿课题》专家组资深成员,曾任国家教委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八五”国家攀登项目《九十年代理论物理重大前沿课题》专家组成员。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20多名,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7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4(主持人1项,合作者2项,参加者1),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
        50年代末,在国际上首先作出Green函数的完整的双中心展式。60年代,利用自己建立的“降算子多项式”在国际上首先证明了著名苏联数学家GelfandU(n)群无穷小算子矩阵元公式,该公式在核物理和量子化学中被广泛应用;拓朴性是70年代中期至今场论发展的重要特点,侯伯宇早在1973年就在国际上同时独立发现SU(2)单极有拓扑性和可约化性质,并系统地用自己提出的规范协变的约化分解方法,研究了经典解及角动量;他是二维可积场研究方面系统地发现了非线性西格玛模型场、有二Killing矢量的引力场、杨Mills场及超对称情况等多种相对论性场的无穷多守恒流,进一步找到了由这些无穷多守恒流产场方程解变换的完全集合,其中包括Kac-Moody(被合作者称为H-变换)Virasoro(被称为Hou-Li变换,Li为侯伯宇的学生)、无穷小Backlund型交换。他还用协变方式统一处理完全可积性且给出几何图象。在规范场方面,与国际上同时独立提出规范群3-Cocycle与联络空间上同调系列的联系,特别是整体指标,指出其继承性如何表现为物理量的边界行为;最近几年,又在共型场统计模型、量子群方面做出创新工作,明显得到共形场的聚合辫子行为的量子群高维表示式。首次明显给出椭圆精确可解统计模型的高秩一般的Bethe-Ansatz、量子与经典代数结构,发现其循环表示及差分算子表示。

……
        杨振宇和李政道都称侯伯宇为国际理论物理的学术带头人,……。吴健雄和丁肇中对侯先生评价也极高。在1984年,李政道写给邓小平关于建立博士后制度的信后,又给侯伯宇寄来复印件,请侯先生谈谈中国设立博士后的看法,而且力挺侯先生招收博士后。侯先生曾经应邀到普林斯顿、耶鲁、哥伦比亚、纽约-石溪分校、海德堡、东京等著名学府讲学,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在侯先生的研究生中有近20位洪堡基金获得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普利高金、哈肯、巴丁、吴健雄、杨振宇、李政道、福井谦一等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纷纷到访西北大学物理系,与西大物理系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合作研究,像普利高金、哈肯、巴丁等人来中国访问的第一个大学物理系是西大物理系。侯先生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虽然,我的二哥侯伯宇教授,因为他的“经典规范场理论和拓扑行为与解”;“量子场论大范围性质的研究”;“场论的完全可积性及量子场论”;“可积和不可积动力学体系及非线性现象的量子反应”;“开边界可积模型”等成果而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我二哥去世的前几年,侯伯宇,依然每天上学校,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坚持教学科研,而且,他的研究,始终位于现代理论物理的最前沿,直到,直到,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因为,对他而言,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太宝贵了,都只能,都必须投入到他的科研和教学事业之中,无暇分心!
        三年前,侯伯宇的独子和独孙,在一次车祸中同时逝世了!在如此人生极其罕有的、天塌地陷一般的巨大打击之下,我的二哥,他咬紧牙关地挺了过去……,似乎,他把儿孙的先逝,当作“出国没有回来那样……”,他毫不犹豫地继续埋头于他的教学和研究之中:他一如既往地,把他所有的、一切可以读书、写字的时间……都用到教学和科研上了,他一如几十年的“分秒必争”,竟然能够做出一件常人所无法做到的事情:在他遭受独子独孙同时丧生的双重打击下,他似乎是把无比悲哀的时间都“节约”掉了,其实,他不是不悲哀,而是把悲哀的时间控制在教研时间之外,那就只有在他下班独自徒步回家的走路时间,那就是他思念儿孙的时间了!他的学生告诉我,他背着书包,驼背屈腰地疾步行走,避过旁人的目光,老泪横飞地消失在家属大院的林荫道上……。老天真的不公啊,为什么这样对待一位与人无争、正直善良、全身奉献科研教学事业的老人家?也许,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吧!
        侯伯宇教授,我的好哥哥,我嫂子说你一年的365天,你都是从早到晚地工作,工作,工作!现在,我要对你说:亲爱的二哥,你实在太劳累了,你也该休息休息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永远地流向太阳升起的东方,……万古不息。放心吧,你没有完成的研究课题,一定会,由你的学生和你的同志同仁们去完成的。我的好哥哥,亲爱的二哥,你一路走好,安息吧!
      

附:侯伯宇教授简历及部分获奖情况
        侯伯宇、辉湘,男,生于1930911日,2010106日因病逝世。

祖籍:河南永城,出生于天津市。

学历:中科院研究生毕业

职称:教授(1980.4
        学习简历:
         1948.7 北平,育英中学 高中毕业
         1948.9-1948.12 北平,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肄业
         1949.9-1949.12 台北,台湾大学物理系本科肄业
         1950.9-1951.6 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肄业(参军、抗美援朝)
         1957.9-1958.7 西安,西北大学物理系本科提前毕业
          1963.9-1966.7 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张宗燧导师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
    
工作简历:
        1952-1957 参加抗美援朝,转辽宁、鞍山钢铁公司 苏联专家翻译
        1958.9-1963.7 西安矿业学院物理系教师,教研室主任
        1966.9-1973.6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研究、工作
        1973.6- 西北大学任教和工作,教授,曾任西大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 

获奖情况:

1984 国家人事部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85 全国总工会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优秀党员专家”;

1989年国家教委授“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立足西北,造就直达国际前沿的理论物理研究生)

1989年国务院授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陕西省政府、中共陕西省委多次授予“省级劳模”“省级优秀党员”等称号.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