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培” 感悟教育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679 发布时间:2011-04-12
参加“国培” 感悟教育
根据教育厅有关“国培计划”的要求及中心的安排,李永奇和第明哲两位同志于3月13日至2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10)―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培训项目”培训管理者培训班。
这期培训班共有100名学员参加,分别来自陕西省各市教育部门、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陕西各高校。本次培训组织严密,管理到位,课程设置以及研讨交流活动丰富,通过参加培训,感受颇深。
一、三点收获
1、学到了丰富的教育知识。本次根据培训对象,按模块设计培训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培训项目组织管理、案例分析、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先后聆听了18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参观了2所进校,参加了2次研讨交流活动。同时承办方还组织学员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中山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纪念馆、夫子庙等教育基地。在活动中充分领略专了专家与名师独特的魅力和广博的知识,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给我们以理论引领,为我们今后教师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注入了成长的活力。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2、感悟了更新的教育理念。在培训中,无论是听专家讲座,还是参观考察,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多的是体会着江苏教育的成功。他们的成功源于浓厚的文化底蕴、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执着追求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全国教育看江苏”,一点不假。同时通过学习,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使我们对“教师发展就是教育发展”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体会了优秀的教育方法。专业化的培训理念、精品化的培训师资、模块化的培训课程、体验性的培训过程,给我们的培训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思路,如菜单式校本培训模式的实施、校长领导教学的能力训练、信息化的培训管理、教研工作的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等。
二、三点体会
1、高度重视是搞好培训的关键。扬州教育局在介绍他们的做法时归纳了教师培训的困惑:一是教师培训没有不重要的,但却得不到重视;二是教师培训的数据没有不漂亮的,却是一本糊涂帐;三是教师参训没有不积极的,但都是被行政安排的;四是教师培训成效没有不显著的,却往往无从检验;我们也不例外。尽管我们也在尽力做着教师的培训工作,但培训的课程设置、组织实施、过程监控、效果监测等工作还不到位、不深入;对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观念陈旧,从而使我们的培训质量还不高,需要反思改进。
2、培训团队是实施培训的保证。与江苏比,我们的培训团队力量还很薄弱。江苏大都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培训结构(教师进修学校),在培训机构中都有一批知识渊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也有一个自上而下、层层管理的团队。一些市在培训中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确保每位教师每年的培训任务落到实处。在这方面我们还很薄弱。
3、强化管理是实施培训的根本。目前教师培训表现出一些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在一些地方把教师培训作为一种待遇,但我们的教师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培训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满足于现状;二是活动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三是过程跟踪不及时,使培训流于形式;四是培训质量检测不严格,训后没有及时跟进,培训的质量没有保证。所以,培训要有实效,既要在训前管理好教师的思想,也要设计好培训方案,还要重视过程的跟进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