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长庆二中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388 发布时间:2018-05-08

    鲜花五月,山水如画。长庆二中这这个美丽的季节里,组织初一师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了为期两天的 “走进西府宝鸡,感受青铜文化,追寻炎帝足迹”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使心灵和身体行走在祖国的热土上。


参观青铜器博物馆集体合影

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瑰丽、旅游产品丰富,是陕西研学旅游发展的基石。201854日至5日,长庆二中初一年级近300名师生,怀着对西周青铜文明的崇敬之情,研学旅行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反映了西周、宝鸡恢宏灿烂的历史文化,凝重、引人深思的历史积淀。进入展览大厅,首先投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青铜器模型。展览厅分为四个展室。第一展室名为青铜器之乡,它以眉县杨家村窖藏复原为核心,展现了宝鸡青铜器出土之繁盛。第二展室名为周礼之邦。展厅内,模拟布置的神圣的西周殿堂,以及分陈于四周的精美青铜器,无不折射出礼的光辉、透露出仪的秩序。青铜器的大量出现,标志着中国以礼器为中心的特殊文化内涵。在西周,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各种礼乐葬器都必须按照贵族身份和礼仪而使用,规定相当严格。这里有镇馆之宝——何尊。何尊是西周的标准器。第三展室为帝国之路,主要讲述了周王室的衰败以及秦帝国的崛起。第四展室为智慧之光,它是通过将青铜器铸造的场景同文物的结合,多层次、多角度诠释了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这些文物以宝鸡历史发展为主线,向人们展示周秦文明的灿烂成就和青铜器之乡的独特韵味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设计人员以宝鸡地区周秦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为主要依据,结合历史文献,用鲜明的标题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勾勒出周秦文明发生发展的轨迹。孩子们听着讲解员详尽的讲解,想象着周朝文化的辉煌和生活的情景,都听得津津有味,记得清清楚楚,并不时点头、微笑,完全沉浸在聆听与想象的快乐中。


参观民俗博物馆前留影

研学的第二站是参观宝鸡民俗博物馆。宝鸡的民间工艺品种类多,分布广,源远流长,被称为"真正的中国民间艺术""朴素而神秘的民间艺术"在这里,孩子们了解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木版年画、剪纸、刺绣,草编工艺品、皮影社火脸谱等,进一步感受宝鸡地区的民俗风情。


参观大秦帝王陵

研学的第三站是参观大秦帝王陵。大唐秦王陵位于陕西宝鸡市北坡公园顶,距市区仅2.5公里,是宝鸡市内的AAA景区。秦王陵有唐朝秦王李茂贞(公元856---924年)及夫人合葬陵寝、全国罕见的帝后地下宫殿两座。秦王陵现开发面积80多亩,由山门神道献殿、祈殿和两座地宫组成。在150米长的神道上。有按皇帝生前出行宫廷仪仗排列的唐代石雕1534·在两座分别长为120米、深20米的地宫中,有高8米、宽4米用青砖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全国最大的唯一罕见的地下飞檐古建端楼;有用青砖砌墙并卷的八边形穹隆顶;有栩栩如生的墓道两侧18幅乐伎图;有唐代珍贵的胡人马乐佣、三彩陶马佣;有精美的砖雕十二生肖图、“八人抬轿图,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的勺状地面天象图”;还有带着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墓志铭无字碑。秦王陵地宫内有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见的砖雕飞檐古端楼,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勺状的地面天象图,有全国罕见的帝后地下宫殿两座,是唐代以来绝无仅有的。大唐秦王陵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在唐代帝王陵寝中极为罕见,200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画姓氏图腾活动

研学的第四站是拜谒炎帝陵。在这里孩子们参观炎帝陵了解炎帝时期的历史,感悟炎帝精神;参加了“感恩缅怀始祖”祭祀活动;开展了“画姓氏图腾,写家规家训”竞赛活动。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随着历史发展,其后代又沿渭水向东南又迁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广义上,炎帝是一个氏族部落,存在若干世系。故全国有五处炎帝故里。陕西宝鸡、湖北随州、湖南炎陵县以及会同县、山西高平均被视为炎帝故里。其中,炎帝一,二世均生活在陕西宝鸡,如果按照一世的说法,炎帝只存在于宝鸡。宝鸡为炎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短暂而又难忘的研学旅行结束了。二中的孩子们胸中的热血在沸腾,激流在澎湃,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不仅展示着西周的繁荣与富庶,周人的勤劳与智慧,也展示着宝鸡的文明与礼仪。西周创造了青铜文明,宝鸡继承和发扬了青铜文明;西周奠定了礼仪,宝鸡继承发扬了礼仪。青铜是金属,也是时代。青铜器是器皿,也是文明,是礼仪。它标志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改变了金属的属性,创造出了崭新的世界、崭新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才有了文明的诞生,国家的兴起,以及对大自然不断探索能力的提升。正是宝鸡这块厚厚的黄土,将青铜器时代的文明推到了顶峰。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本次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对青铜文明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s://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