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二中课堂教学改革——宣传与汇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626 发布时间:2011-05-31
长庆二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简报
第一期
宣传与汇报
2011年4月15日—20日,石油普教中心组织各校领导、教师代表一行40人前往山东济南,对该地区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我校派出了由李正会副校长带队的11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第一天上午听取了原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的“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报告;下午听取了山东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原校长李志刚的“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接下来的两天时间走进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听课,现场观摩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分别听取了杜郎口中学副校长解读“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解读“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主题报告。
几天的学习对每个人的冲击都非常大,可以说是震撼。如何把我们11位教师的所看、所思、所悟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认识,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学校领导认为必须先行动起来,把11个人的感悟通过展示放大和宣传,触及每个人思想,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质的转变。
5月12日,经过20天的反思与沉淀,学校召开了“外出学习人员学习体会交流大会”。李正会、蒙学成、高鹏凤、孙世骞、王亚宁、王晓丰、李芝胜、席宁、陈永忠、张丽辉一一作了发言。大家围绕学习感受和认识、查找问题与不足、改进措施和办法等三个主题分别陈述了自己的收获与见解,在思想上达成了一致共识:
1、教育教学特色鲜明。这种课堂模式以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以导学案、训练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争学习为手段,以多元评价为激励机制的一种课堂改革。
2、学习和文化氛围浓厚。教室内的公约和标语、外墙报,甚至食堂、厕所都是学校的宣传阵地,处处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发展目标。
3、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精心编制的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多层培训、课堂评价、班级文化建设等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真正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4、学校管理精细到位。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三力”: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班级实现自主管理,其中创新是根本,竞争是核心,民主是保障,落实是亮点。
5、领导的决心和团队的恒心。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课改背景下,要克服对新课改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不要背负“升学率”的重压,要彻底转变观念,真正做好教育这一“成人之美”的事业。
经过充分准备,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进入外出学习教师校内“汇报课”展示阶段。李芝胜、席宁、陈永忠、王晓丰等老师已完成了做课任务,校内累计听课教师达到80人次。课堂上大家都能立足于三个改变:一是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变教为教师启,变教为帮;二是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三是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努力践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其他教师做出示范和样本,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高效课堂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家在办公室议论最热门的话题就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普遍认识到:没有变革就没有发展,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只会泯灭教师的激情,扼杀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回归课堂“主权”势在必行,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可目前的“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还是主流,教师占领着课堂,庖丁解牛式的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回归课堂“主权”就是要解放学生,让学生焕发激情,积极主动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解决自己经过努力或同伴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来源:长庆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