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口足病是临床常见病?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647 发布时间:2011-05-24
曾归皮肤科管
在这位接诊、处理过众多手口足病的医生的描述里,EV71只不过是所有72种分型的肠道病毒中的一种,与人们熟悉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同出一门”。而由它引发的手口足病,因起病之初手、脚部位多有细小而质地较硬的疹子和溃疡性口腔炎症而得名,少数人还在肛门四周或膝盖处有皮疹。患者绝大多数病情较轻,有的甚至根本不发热。更早的时候,这种疾病划归皮肤科管。
“当然,与上海历年发生的手口足病以CA16病毒感染为主的不同,此次安徽阜阳检测出的是EV71型,病情要重一些。”
朱启?F介绍,世界上最早有关手口足病暴发的报道是在1969年,那一年,手口足病在美国大流行。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保加利亚等国都有过暴发疫情;上世纪80年代起,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同样发生了周期性集中发病。
“台湾地区于1998年暴发了14万余儿童感染手口足病的严重疫情,其中并发有脑炎、肺水肿等的重症病例400多例,死亡78人。之后每年都有手口足病发病,2000年的一次就有10万余人感染,30多人死亡。”朱启?F说,也就是在访问台湾并与台湾同道深入交流的基础上,他工作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开始了针对我国大陆手口足病疫情的临床课题研究。
应该坦言,目前没有列入法定传染病名单的手口足病,近年来在国内部分地区确有发病增多的情况。“但是从我们对上海疫情的分析看,大约80%以上的患儿仍为病毒CA16型,也就是通常所见的病情较轻的一种。”以儿科医院去年门诊诊治的手口足病为例,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一两周后即获恢复,收治入院的仅不足10例,并无严重合并症发生。
简而言之,手口足病是一种多见于春末与夏季的季节流行性疾病,好发于2至3岁儿童集中的幼托机构;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器具、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通过携带病毒的飞沫均可得病;无疫苗等特殊预防手段,亦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早发现,注意隔离,可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减少传播可能。
在听说有的家长误读“肠道病毒”,担心孩子咳嗽、腹泻、发热等会与手口足病疫情牵扯上关系,急着去医院“重复查验”时,朱启?F教授连连摆手称“万万恐慌不得”。
朱启?F教授告诫大家,目前正值肠道病毒感染等传染性疾病易发之际,家长应该尽量少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之地。只要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做到室内空气流通、勤洗多晒衣被、不吃生食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就能防患于未然。至于发生相关症状后,则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服从医生治疗。“绝大部分患者病情较轻,可以治愈。”
上一篇:手口足病是临床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