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基于资源的教与学的设计——三种模式教学设计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2912 发布时间:2011-05-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2003年开始,为有效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的问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启动了“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

(以下简称试点项目)。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试点项目的实施,对于探索和实现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对于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大面积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多方争取,2004年我区共争取项目资金450万元,141所城乡中小学建成试点学校,其中模式一5所,模式二122所,模式三14所,覆盖率75%。再加上2003年开始实施的示范项目27个,目前我区共建成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学校168所,覆盖率为89%。

项目建成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应用,如何让这一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可以说,衡量这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工程成败与否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它的应用效益。如果没有把项目的应用搞好,我们就不能说这个项目是成功的。为此,我区制定了详细的“三种模式“教学应用培训方案,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培训工作。

本文是作者在肃州区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三种模式培训班的授课内容。

二、基于资源的教与学的设计——三种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项目带给我们的最大改变,是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基于充分的资源环境下,大量的DVD光盘、远教IP、加华IP数据广播、中央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等一大批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教育资源进入了校园,进入了课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 正确认识教学资源

1、什么是教学资源

简单来说,教学资源指的是应用于教和学的所有资源,它包括教科书、电影和作业本,也包括实验和课堂演示时所使用的实物。数字内容当然还包括录像、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等,当然,还包括教师、辅导员、环境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2、教学资源的形态和类型

我们可以把教学资源分为被设计的教学资源、被利用的教学资源两种类型,人员、资料(软件)、设备(硬件)、活动和环境五中形态。具体情况见下表。

教学资源的类型与形态总结表

 被设计的资源被利用的资源

人员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育行政人员校外辅导员、专家、顾问

资料课本、教学参考书、视听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名著、优秀影视节目、网络资源、报刊杂志

设备实验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工业设备和仪器

活动课堂教学、个别教学旅行、公益活动

环境学校教学环境博物馆、农田、工厂

3、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中的资源。

本次项目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资源建设,这比以往我们接触的任何一项工程都明显,资源内容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资源的质量有明显提高。我们初步把他们归纳为以下类型。

同步课堂教学实录(DVD光盘、卫星电视空中课堂、远教加华数据广播等)

专家讲座、明师讲堂实录

教育教学专题节目:主要来源于DVD光盘和远教加华数据广播,内容包括课程资源、课程辅导、专题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少队活动等)、少年文化(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文化、网上影院等)新课程培训、多媒体资源包、科学教育系列、主题班会集锦等。

多媒体教学课件

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虚拟图书馆、网上数据库、电子百科、教育网站、BBS论坛、课件库等。

(二)三种模式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首先我们应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个过程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并不陌生,熟练掌握这一过程,对我们进行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教学分析——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工作,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媒体设计等。

确定教学目标——确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紧扣课程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既有知识目标,又有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确定教学策略——也就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资源——这一点在三种模式教学设计中尤为重要。

教学评价于反思——对教于学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反思的过程,为开展下一轮教学做好准备。

2、三种模式教学设计

l模式一(光盘播放点)

1)基本情况

配备对象:农村小学、教学点。全国大约有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其中中西部为99万个。

应用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播放光盘为辅,帮助教师备课,开展面向农民的教育活动。

主要优势:设备操作简单,教学方式易掌握,一次性投入少。硬件设备:电视机、DVD机。

2)模式一教学设计

A教学准备工作: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要上好这一节模式一应用课,教学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不能保证课堂效果。

预看光盘,分析资源的适用性

确定播放内容与播放点

重新编辑与修订

准备应用过程(提问/提示重点/讨论)

B

教学应用:一是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导演,授课过程和光盘播放的环节尽在教师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必要的提示与解释,同时,播放光盘的过程要有适当的控制(慢放、重放、暂停),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模仿重复,在观看光盘的中间,教师的提问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观看结束后,还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l模式二教学设计

1)基本情况

配备对象:农村小学。

主要优势:获取多种媒体资源,快速更新,大量存储覆盖面广,成本低,提供最基本的数字化环境。

应用方式:收看空中课堂节目,进行同步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备课、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等。

硬件设备:1套卫星接收设备(包括电视机、数字卫星接收机、计算机各一台)。 

2)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A 教学准备

熟悉设备的操作

选择、编辑、整合教学资源

预演教学资源

B 准备应用过程

注意与其他资源(媒体)的配合

注重师生活动的组织

C 逐步形成适用自己教学特色的资源

D 课堂教学课例展示

l模式三(网络环境)教学设计

1)基本情况

配备对象:农村初中,中西部298万所。

主要优势:提供网络环境,资源丰富,交互性强,提供师生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条件,提供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

应用方式: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利用网络环境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提供培训服务,为农民获取和发布信息提供服务。

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室(包含模式一、模式二)。

2)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A重视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以学生为本的网络环境建设

基本思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其基本主张是“一切为了学生”。

具体内容:(1)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前提;(2)学生是参与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力量;(3)促进与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

B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基本思想:(1)认识资源的重要性,重视资源的建设;(2)根据教与学的需要采集资源基本方法;(3)采购、自行开发、下载相结合;(4)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行开发。

C明确应用网络教学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为我们准确把握和理解网络教学的目标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们来看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2)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与学观念和方法,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制高点;(3)改变教的方式,改善师生关系,逐步树立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传递者、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4)改变学习方式,倡导E-learning(电子化学习),这是信息化的学习带给我们在学习方式上的巨大改变,它将使学习转变为基于资源的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和情境学习;(5)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D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典型模式

根据已有的经验,我们大致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整个学习过程都置身于开放性的资源当中,它的一般过程如下:布置学习任务—收集网络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交流。

二是基于有组织的资源学习模式。教师事先组织一定的资源,或建立自己的专题学习网站,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在固定的区域浏览信息,进行学习,从而完成学习认为,这种学习模式的一般过程如下:布置学习任务—浏览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交流。

三是基于网络交流的讨论学习模式。讨论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交互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主题聊天室或者学习主题论坛进行讨论交流。

四是基于网络教室的班级教学模式。在没有外部网络环境的条件下,我们可尝试这种完全在局域网络教室进行的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教师精心组织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