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9-86978177 / 8697817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情洒教坛不言悔 换来桃李满园春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220 发布时间:2021-12-15

王来治同志自19937月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长庆二中任教,至今已经从教28年。在28年的教坛生涯中,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树立了新时期班主任的良好形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称赞的好老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为学校提质增优,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用信念点燃理想明灯,用激情温润百芳花园

经过三年的苦读,历经严格的选拔,初中生终于步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高度,成为一名高中生,面对一双双渴望成才的眼睛,面对一个个盼望孩子能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成为国家栋梁的家长,王来治从当班主任的那一刻起,就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自觉扛在肩上,他常常严肃认真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班主任,家长能把孩子放心地交到我的手中,我应当怎样才能做一名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家长的班主任呢?他拜访资深教师,寻求当好一名好老师的真谛;他走访学生家长,关注他们急难愁盼问题;与学生促膝谈心,思考应该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成为其良师益友。在做足前期功课的前提下,他和学生们共同确立了班级的奋斗目标:“人人都要上大学,人人都要上好学,人人都要做对社会有用的好人。”在新高一(1)班第一次主题班会课上,他满怀激情,积极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且说出实现这一理想的具体行动。在新生军训活动中,他积极动员和鼓励孩子们把军训活动作为自己要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学子们头顶烈日,发扬“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相互帮助,相互鼓励,高质量地完成了军训任务。在军训总结会上,他和同学们一道,把“用亮剑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作为班魂,并制定了“用亮剑精神武装一切,用实际行动说明一切,用辛勤汗水实现一切”作为班级的行动宣言。在日后学校举行的大课间行为艺术比赛活动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王老师所带的班级,班魂精神成为孩子们强大的精神支柱。为了防止学生在实现自己理想过程中因为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发生一蹶不振的现象,他经常鼓励学生要敢于挑战,永不服输,要把挫折作为一个人奋力前行的垫脚石,要敢于挑战,善于挑战,让学生意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最前方人迹罕至的地方。在班级获得荣誉时,他又谆谆告诫学生: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但骄傲必然落后,要力争做三年的第一,因为领头的感觉真美。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奋斗,他始终不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理想教育,增强学生忧国忧民意识和奋斗拼搏意识。他用钱学森、施一公、南仁东等科学家的爱国行为,为学生诠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真正内涵;他用新冠疫情期间白衣天使的逆行行为,为学生解读当代志士勇于担责、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他以我国政府动用军舰从利比亚撤侨的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他以英、汉语对同一事件描述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汉语的精妙绝伦,对学生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他教育和帮助每位学生,从跨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就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他和学生制定了激励性极强的班级口号,要求学生每天在参加艺术大课间活动时呼号,以此来振奋班级成员的精气神。上高三以后,为了提振学生高考必胜的信心,他利用班会,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誓言。班级誓言成为实现学子们梦想的强大精神力量。毕业前夕,他所带的班级在告别母校的“快闪”活动中,以刚毅自信、气吞山河的亮剑精神,完美地诠释了长庆二中的艺术大课间活动,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了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以磅礴大爱凝心聚力,用高超智慧拨动心弦

构建一个团结向上、关系和谐、正能量满满的优秀集体,使其成为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家园,一直是作为班级和年级组管理者的王来治孜孜以求、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近年来班级及年级组的管理实践,使他认识到,没有发自心灵深处的对管理相对人的大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和管理,要当好人师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做好学生的大先生。为此,在班级及年级组管理中,他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互动,心心相印,亦师亦友;与老师们相互体恤,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在他的班级里,班主任没有任何特权,没有训斥呵责,只有春雨润物、大音稀声般的教诲。班级管理中的大小事务,大到班级长远发展规划暨目标的制定,小到班级座位如何排定,都由师生共同协商来定夺。在课堂教学中,他认为,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因此,他始终以微笑作为最美的教育语言,真诚赞美每个孩子,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冷静的思考,他积极鼓励学生将“先生”问倒。在长庆二中就读,后来考入西安交大的王楠同学曾经在教师节发给王老师的短信中深情地写到:王老师,真的很喜欢您的讲课方式,每次上您的课我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对生物很有兴趣。还记得您让我自己打的那几笤帚吧?现在想起来心中还是充满了感谢!谢谢您对我的培养!祝您教师节快乐!短信中提到的自己打的几笤帚把,如果用现代教育理念来看,确有体罚学生的嫌疑,但这几笤帚把,是王老师的大爱使然,是一种大善之举,学生自己惩罚自己,罚得让家长和学生都心甘情愿,心服口服,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这就是智慧。

在他的班上,曾经有一个少言寡语的刘姓学生,在王老师接班后,经过仔细观察,觉得这个孩子脸上很少有笑容,学习成绩也不温不火,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年轻人,竟然和其他孩子之间没有嬉笑打闹,更别说满面笑容了,是什么情况造成了与他这个年龄不相符的老气横秋?王老师向前任班主任了解刘同学的家庭情况,才知道刘同学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家里,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离异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为了刘同学的身心健康,王老师就创造了三次和刘同学谈话的机会,但每次谈话,刘同学总是一个字——“哦!”从来不评价王老师说的对还是错。直到2016年的元旦前夕,班内同学组织联欢,孩子们要求王老师表演个节目,王老师第一反映是一定要让这个老师和同学都忽略的、感觉不存在的刘**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出现一次,并且展示一下他的存在价值。他便给组织者安排,一定要让刘**同学出个节目,结果组织者反馈的消息是刘同学不参与,而且组织者还说他从来都是这样,好像他不存在。于是,王老师在班会上就说了一段话:高中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三年每个人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一是在生理上从一个孩子迅速长大变成一个大人;二是心理上由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生理上的变化是自然发生的,但心理上的变化却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健康的心理甚至会摧残一个健康的身体,如何在这三年成长中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建议大家在毕业之前一定要做完这几件事:......毕业之前,一定要向自己一直没有勇气道歉的朋友说一声“对不起”。......毕业之前,一定要对你喜欢的女生(或男生)认真的告诉她(他),我爱过你!(这一点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不管你曾经多么内向,一定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认真的讲一次话、或唱一首歌,不管是同学赞许的掌声还是嘲讽的笑声,你都能够坦然的面对和接受。讲这一点的时候,王老师还特意的看着刘同学。果然,第二天组织者反馈的消息是刘同学答应朗诵一首诗歌。元旦过后,王老师观察到刘同学的脸上还真的出现了笑容。在毕业典礼之后的一天,刘同学的爷爷在小区碰到王老师,双手紧紧握着王老师的手说:“非常非常感谢你,王老师,你带我家孙子这一年,孙子真的像变了一个人,家里有了孙子的笑声了......。”高考结束,刘同学被山东师大生物系录取。2020年夏天,又在小区碰到王老师的刘同学爷爷,双手握着王老师的手说:“王老师,太感谢你了......我孙子就是听你的话,他就是按照你的建议成功了......”王老师还有点纳闷,因为王老师会给班里的每一个毕业的学生都有人生建议,这十多届的高三学生,谁是什么建议,他也记不了多少。刘爷爷说:“我孙子考上研究生了,他就是听了你的建议,而且把你的话记了四年,努力了四年,顺利的考上了研究生,回家还和我们说,他能考上研究生,最感谢的人是王来治老师......”而王老师只是微笑着说:“他最感谢的人应该是他自己,他很听话,也很努力,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爱,让爱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这是教育的法则。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也不管是什么样的错误,只要教师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家的宝贝一样去教育,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王老师的教育实践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三、心系师生以校为家,忠孝难全敬业为先

中年,乃人生多事之秋。王老师也不例外。前几年,他的老人及老泰山夫妇先后别他而去,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家庭的变故,他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在他心目中,学校就是他的家,工作就是他的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在年级组管理中,他率先垂范,每天清晨,第一个到校的总是王来治老师,下班最晚的也是他,披星戴月,早到晚归,没有节假日是他工作的常态,他既当年级组长,又当一个班的班主任,还兼任全年级其它三个班的副班主任。多少个夜晚,多少个节假日,办公室里常有他辛勤劳作的身影,备课、研究高考动向、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家庭访谈、一桩桩一件件令人感动不已的事情让全体师生有目共睹,忘我工作、舍小家为大家让人点赞。哪个班级有难以解决的问题,王来治总会想方设法去帮助解决;哪个老师有解不开的难题,王来治总会有办法去解决。他成为师生心中的最为贴心、最可依靠、最有智慧的人。

天道酬勤,王来治老师辛勤的劳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01-2007年,王来治担任了七届高三生物科的教学工作,其间有李健、朱禹杰两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011届所带的学生高一凡,高考成绩664分,至今仍然保持长庆二中高考最高分记录,也是中心最高分。2014由他指导的学生苟少华等三位同学在陕西省生物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这个殊荣在一所普通高中中还比较少见。2015届所带的(1)班有赵箫宇、汪琪、李东、张玉琪、年嵩等5个学生上高考总分过了600分,是长庆二中600分线上学生最多的一届。2016届所带(1)班,全班58人,52人上了一本线,6人上了二本线,二本上线率为100%,也是长庆二中自2007年以来绝无仅有的一次记录。2018届他所任教的高三年级也有四人高考成绩高于600分。长庆二中自2007年在陕西办学以来,所有高考成绩高于600分的考生,除一人之外(刘钰池学文科),均有王来治老师的功劳,他若不担任班主任,便是毕业班生物科的任课老师。特别是2021届所带的王尧同学以650分的优异成绩名列陕西理科第1007名,是陕西石油普教中心在陕考生第一名,受到了长庆油田职工家属和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这既为学校增添了光彩,也为石油普教中心赢得了荣誉,树立了石油普教的良好的品牌形象。

王来治老师荣获2015年陕西省德育先进个人称号;2011201320162017年,4次被评为石油普教中心优秀教师;2018年中心优秀工会干部,2019年年度考核为优秀,2014年,王来治老师被评为感动校园人物,2013年、2014年他所带的班级先后荣获西安市、未央区先进班集体称号。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今已经步入中年的王来治老师,依然信心满满,誓言把自己的生命献给教育,让生命与使命结伴而行!他在2021年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上代表全体教师发表感言说:各位同行,当老师,其实挺好!我们有着别人没有的快乐,是因为我们一定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我们不仅要喜欢这份职业,而且要敬重这份职业。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正是我们长庆二中全体教师的心声和誓言。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门户网站 陕ICP备14005224号 陕公网安备61019102000322

Copyright © 2024-2025    http://www.sxsy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左侧悬浮广告
+
悬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