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普教中心申娜 李阳名师工作室与重庆市礼嘉中学在长庆八中联合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
所属分类:中心快讯 阅读次数:501 发布时间:2023-11-07
秋风过耳,叠翠流金。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构建互学互促的研究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11月3日,石油普教中心申娜 李阳名师工作室与重庆市礼嘉中学在长庆八中联合开展了校际交流研讨活动。活动由长庆八中教研室主任李阳主持。
启动仪式上,校长张峰向远道而来的重庆市礼嘉中学副校长曾海霞一行35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副校长申娜就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向礼嘉中学的同仁们作了详细介绍。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课堂观摩活动中,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李雪莹和马陶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与会教师认真观摩记录。
图为与会教师现场观摩课堂教学
李雪莹老师在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以“笑局”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梳理名著情节,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主要人物刘姥姥的形象特点并上台展示,以学生自制海报,引导学生深挖“笑”背后的“讽”与“悲”。
图为李雪莹老师课堂展示
马陶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带领学生从《定风波》一词走进千古文豪苏轼。她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幽默自然、点评精准、评价到位。她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疏通词意,自选角度赏析词中苏轼形象,更熟练地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技巧,更深入地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课堂展示精彩生动,教学效果显著。
图为马陶老师课堂展示
课后交流研讨中,两位老师从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反思。曾海霞对两节课所展示出的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高度赞扬,鼓励大家不忘语文“初心”,回归本真,教出“语文味”。陕西省特级教师罗畅作了题为《活出语文课的生命力》专题讲座。罗老师从新课改下新课标的要求讲起,针对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从教材、课堂、作业和教师四方面阐释了语文课如何“活起来”。她表示,教材是教师感知世界里的活教材,课堂是学生交流的活舞台,作业是涵盖学生生命的活文字,教师是有情怀有性情的培根铸魂的活教师,要将语文课堂教学和教师的生命发展与学生的生命发展完美结合。
图为罗畅老师作报告
图为名师工作室成员与专家和部分参会教师合影
这次跨区域培训暨交流研讨活动,交流了课堂改革的经验、方法与成果,促进了双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改进和提升。人居两地,思发一心,教学改革与教学成长一直在路上。